国际轻纺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国际轻纺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XX国际轻纺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伴随产业发展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而出现的。近年来,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市场也进入了整体提升的新时期,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市场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配套,形成互动。目前已形成覆盖纺织原材料、半成品(纱线)、各种纺织面料、辅料、服装、服饰、家纺等整个纺织产业链条的市场网络;从市场分布情况来看,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建设越完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场网络最为密集,中西部地区市场正在崛起,发展潜力很大;市场辐射半径逐步扩大,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跨国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市场规模扩大,硬件水平提升。出现了一批超大规模,注重文化品位,树立品牌形象的专业市场,其硬件设施可与大型百货商场媲美。

三是更加注重软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根据2008年第38期《中国市场》统计,已建市场中有61.7%注重为商户提供银行服务;有61.1%能提供餐饮服务;半数以上市场注重提供货运服务;40%以上的市场可提供商务办公服务。而新建市场不仅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还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商户得利,实现双赢。

四是交易方式与国际接轨,电子商务开始起步。据调查,目前已有8%的市场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传统市场较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布料交易市场市场比较分散、店面破旧、交通物流不便,不成规模、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和档次已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的发展要求,不能与现代大型专业市场相比。庞大的市场规模,硬件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的首要特征;软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造就繁荣的市场交易;使面市场呈国际化趋势,完善电子商务;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物流、仓储等各种配套设施,带动服装产业链的发展。项目的建设内容正符合大型现代专业市场要求。

(三)福建纺织市场现状:

纺织工业是福建省的传统产业,在90年代后期,福建省利用沿海经济开放的优势,大力鼓励、引导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纺织企业。三资、民营、乡镇纺织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逐渐成为福建省纺织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现在,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主要纺织产品产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11

XX国际轻纺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前,福建省政府转发了福建省经贸委关于加快提高福建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纺织业“三个层次”的发展目标: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纺织产业链和生产开发体系,形成以一个发展中心(XX),两个支撑区(福州、厦门)及龙岩、莆田、南平、三明、漳州等地纺织专业工业区为基本构架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以全面提升 福建纺织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纺织制造业基地。

福建的纺织品制造业主要在XX。目前,以XX、晋江和XX为中心的闽派休闲纺织服装基地,已形成完整的上中游服装产业链,单石晋产业集群就拥有各类织机1万多台,其中国际先进的无梭织机近9000台、针织大园机5000多台,并有设备先进的漂染后整理企业200多家,以及服装服饰辅料及配件企业500多家。仅XX目前每天仍有7万名左右的国外客商前来购货。

近年来,长汀、三明、莆田等省内其他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仅老区长汀,短短的3年内已形成较成规模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不少沿海企业到此地投资兴建了颇具规模的纺织经编厂和服装生产厂。XX等沿海同业被吸引到闽西、闽北的势头有增无减。因而长汀人夸下海口,用不了几年长汀的纺织业就大有气候。正因为如此,省政府看重了“第三层次”的发展势头,明确作出规划:龙岩、莆田、南平、三明等地大力培育一批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纺织专业工业园区,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2010年,福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有3600个,完成工业产值1800亿元,产值居全国第五位。至2004年底,化纤产能200万吨;棉纱锭600万锭, 产纱120万吨;化纤布产量22亿米,针棉织品折用纱线产量10万吨;机织面料和针织产品的印染能力分别达到15亿米和60万吨;服装产量15亿件,产值占全行业近一半。化纤、纱、布、针织品、服装等主要产品产量均进入全国前列。福建舒适性和功能性纺织品开发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 XX海天被列为“福建省纺织面料技术开发基地”,凤竹纺织被列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棉针织面料开发基地”,XX海天与东华大学、美国杜邦公司等建立了纺织新型纤维及舒适性面料开发生产联合体,莆田众和与法国里尔公司建立新型染整技术和服装面料开发机构,宏远纺织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建立了功能性生态型纺织纤维的研发机构。全行业的整体品牌已越来越响,有中国名牌7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福建名

12

XX国际轻纺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牌72个,福建著名商标77个;有XX“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晋江“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长乐“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基地”及9个乡镇被列为国家级的特色纺织产业基地。纺织业已成为福建最具活力、最具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2009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4268.04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331.49亿元, “十一五”是福建纺织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产销平稳增长。2010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55亿元,是“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15.43%,5年平均年递增20%。

(四)福建纺织市场趋势:

XX纺织产业集群作为引领福建纺织业发展的重心区, 将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整体品牌建设,以产业创新为动力、以纺织面料开发为纽带、以企业重组联合为手段,促进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合作的优化升级。

福州长乐和厦门纺织产业集群是福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福州长乐纺织产业集群将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提高棉纺和经编产品的档次和品牌知名度,开发新型化纤品种,增强产业的协作和竞争能力;厦门纺织产业集群将充分发挥化纤开发和产能优势及女装品牌优势,扩大新型化纤的开发应用途径,发展女装产业区;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优势,强化产业“窗口”作用,吸引我省及国内外的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共建世界性、行业性的纺织服装创新设计中心、时尚发布中心。

进一步加强纺织产业的扩张和幅射,积极培育莆田、三明、南平、龙岩等地的县域纺织特色产业区,做好产业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使产业区成为良好的产业承接和集聚平台;细化区域分工,密切产业协作,引导企业分类集中布局,发展专业化的县域纺织特色产业区。

纺织建设项目发展的重点是新型工艺技术装备、纺织面料和化纤新产品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纺织面料的品种档次及面料自给率是制约福建纺织业发展的瓶颈,要大力发展碳纤维、芳纶和超强高模维纶等新一代纤维;高性能差别化纤及仿真化纤面料;功能纤维、可降解纤维及功能性、时尚化、环保化产品;天丝、莫戴尔、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及新型面料;超细天然纤维及轻柔化、高档化面料;高档复合非织造布等纺织面料及化纤等原料新产品。

(五)XX纺织产业特点与优势:

13

XX国际轻纺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纺织产业集群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以XX为中心,连接晋江、XX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 福建 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600亿元。外销比例占40%、产值约占全国纺织服装业总产值的4%, 休闲装、茄克装约占全国市场份额1/4强,运动装、童装、内衣出口在全国占主导地位。“产业城市名片”是其突出的特点,XX“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和晋江“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声誉伴随着“闽派”服装的市场开拓已名扬国内外。XX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服装及原材料集散地之一,全市共有18条以服装为主的商业批发街,8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 闻名全国的鸳鸯池布料市场、新兴的亚太纺织面料市场和南洋路布料商业街汇聚了来自东南亚及全国各地1000多家布料供应商,规模和销量居全国面料市场第2位;XX服装城集服装商贸交易、服装展览展示中心、休闲广场、现代物流配送、商务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将成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平台和全国最大的服装商贸城之一。晋江纺织服装企业在全国设有几千个销售网点,二万多个专卖店,与五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购销关系;拥有一条集服装生产、面料辅料生产、服饰配件生产、产品开发销售等为一体的相当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是其主要的优势,该区域拥有近万家纺织企业,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不仅塑造了一大批著名服装品牌,许多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也都在此定单生产,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配套体系,纺织服装生产所需的各种原辅料都可以在该区域生产和配套。

(六)XX商贸业现状:

XX是全国著名的服装名城、小商品集散地,享有“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的美誉,2010年底全市拥有28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产值超百亿元,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超过2000个,涌现出“帝牌”、“金犀宝”、“拼牌”、“哈德利”、“野豹”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基本形成了以服装生产加工为龙头,集纺织、印染、辅料生产、成衣制造、市场营销、联运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鸳鸯池布料市场、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面料市场初具规模,中国XX服装批发城占地达1100亩。XX每年举办“3?9”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以推进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提升XX服装及原辅材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辐射力。XX又是闻名全国的小商品集散地,全市18条商业街、8个专业商

1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