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正式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700元到49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资金缺口将在13600亿元至39200亿元之间①,这仅靠政府和民间投资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得到金融业强有力的支持,这无疑给金融业的信贷投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带动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并进一步壮大农村金融业的资金实力。可以说,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今后金融部门信贷投向的重点和方向。尤其是目前甘肃省的农业保险在贫困地区几乎空白,农业的自然灾害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金融在这方面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又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当中,农村金融仍然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也就是说,今后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甘肃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随着金融业在主导产业生产基地、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必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所以,要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努力促进二者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三、甘肃省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分析

目前甘肃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由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组成。这在表面上看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实际上这几个金融部门其功能定位不清又存在重叠,再加上政府在许多方面又管得太严、太死,导致了现在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甚至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应当在功能上予以重新定位:

(一)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甘肃省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

中国农村金融。2010.3。

5

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是全省网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大、业务领域最广的国有商业银行。自2000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各类贷款777.4亿元,其中支农贷款达 328.6亿元,对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但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①产权主体虚化,使代理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 性、波动性、长期性 ”相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三)农村信用社

遍布城乡的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的统计数字表明,甘肃省九成以上的农业贷款出自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广大农民通过资金互助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省联社创立以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甘肃省最大的农业放贷金融机构。据统计,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仅占甘肃省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0.99%,但农业贷款余额已经占到甘肃省农业贷款的94.04%②。在众多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业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省农村信用社本土化色彩更为鲜明,其存贷款资金来自于甘肃,又全部运用于甘肃。在很多地方,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金额在当地金融机构中名列前茅。目前,农村信用社是甘肃省唯一为农民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金融机构。据统计,甘肃省信用社组织与 64.18%的农户有信贷关系,在有些市州甚至达到了95%以上。但96年以来,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 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

王云芳.甘肃信和。2010-2。

6

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四)邮政储蓄银行

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一、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二、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四、甘肃省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

农村金融机构担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及时和成本较低的金融支持的重任,但是,从甘肃省农村金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面临着许多困难。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全省的农村金融部门既要看到机遇,更要认清面临的挑战,努力整合现有农村金融资源,发展并规范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贷的组织形式, 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农村居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就融资渠道而言:目前甘肃省除财政贴息、扶贫等少量政策扶持资金外,能为农民融资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贷款必须办理合法的抵押担保手续,但对广大农民来讲,高价值的抵押物匮乏,唯一值钱的房屋也由于土地系宅基地的原因无法抵押,所以农民即使有了效益较好的项目,在金融机构融资也非常困难;就农村自身而言:农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新建项目、扩大种植、养殖及小手工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等的大批量资金的需求几乎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更多地要从政策支持角度考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配合金融机构的行为,从税收、政策等方面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以此补偿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信贷带来的收益上的损失。

7

(二)金融资源城乡二元配置,资金倒流现象严重

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存多贷少、存贷差不断扩大、资金流向城市的倒流现象,加剧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不合理局面。据调查,2005年6月末,甘肃省70个县市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808.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96.77亿元,存贷轧差,净存差 311.25亿元,若剔除法定准备金、备付金、固定资产、联行汇差和亏损占用之外,约有230亿元的资金上存上级行。概括起来,甘肃省目前资金倒流渠道主要有: (1)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网点吸收农村存款,汇集的存款资金通过系统内资金上存到上一级分支机构(一般设在城市),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资金向城市的倒流;(2)吸收农村闲置资金的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转存到其他银行,形成了农村资金向城市的搬家转移;(3)投资性资金流出,即农村金融机构将吸收的部分存款资金用于购买债券。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中,邮政储蓄主要吸收农村资金而不发放贷款,其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县市级以上机构,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流出农村。作为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因历史包袱沉重,加之结算手段落后,吸储能力不足,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也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往往也把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

(三)民间金融资金流量巨大,风险正在积聚

民间借贷规模扩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但是民间借贷脱离了监督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整体利率较高,使得企业、农民融资成本加大,对经济发展不利;民间融资最危险的是资金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由于融资资金的投资去向往往是社会经济中的利益热门产业或交易项目,对利润的预期往往是依据成功的案例,追逐利性的判断往往具有冲动性和趋众性,任何一点非预期的不顺利都町能引发资金反向运动,从而出现资金关联者的矛盾和纠纷。而且,通常的融资交易没有周全的契约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更会增加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升级。其次,由于管理出现真空,不利于打击治理反洗钱工作,并造成国家存款分流和税款流失。此外,由于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利率双轨问题,在监管方面需要防止金融从业人员利用正规金融资金从事民间借贷活动。

五、甘肃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金融是新农村建设投入中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当前甘肃省的新农村建设中,金融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与需求之间还存在有相当差距,金融资金的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仍不相适应,农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新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