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民俗风情调查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妹子手巧好嫁妆, 什锦腌菜喷喷香; 老汉吃了腰不痛, 小娃吃了不尿床。 妹子贤慧郎勤俭,劳动致富建家园。” 奇特的嫁妆---腌菜,也有她美妙的传说:

一年秋天,春香姑娘早早地在园子里栽上青菜,好好的作务,准备给久病的婆婆贮备青菜,让婆婆一年四季有菜吃。冬去春来,青菜叶长得绿旺旺的,叶片大张大张的;春香一片一片地扳下许多,用这样那样的办法,一次一次地试验着,如何能保护好青菜,让它不黄不腐烂?但一次一次的失败了。一次,她发现炒熟了的青菜,因为里边有盐,能放两三天不坏。于是,她又扳了满筐青 菜,在河水里洗得干干净净,在太阳下晒个半天,然后用盐抹了,用棕树叶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把它装在坛子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她又从坛子里掏出来,嗬,一股香味儿立刻冲入鼻孔。她再撕下一些放在嘴里一嚼,怪好吃的,挺有味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拿了告诉婆婆,婆婆一尝,也喜欢得眼睛眯成了缝儿。第二年青菜长高了,春香把保存在坛子里的咸菜拿出来:用油炒了端给婆婆吃,婆婆高兴地连说:“孝心,孝心??真是一片孝心啊!”

春香做的长咸菜成功后,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跑来看稀罕,学手艺。从此,做长咸菜的人越来越多了,长咸菜就成了人们最喜欢吃的长存菜。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春香的女儿丽丽长成了大姑娘。春香在她出嫁前,特意精心地给她做了一坛长咸菜做为陪嫁品,让女儿到了婆家,要孝敬婆婆,让婆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菜。所以青菜,也叫亲菜。打那以后,大巴山的农产人家出嫁女儿,做父母的都学春香那样,做上一坛长咸菜作陪嫁品。这个乡俗,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6.汉中乔迁之喜俗

我国城乡历来有择吉日搬迁的习惯,由于迁入新居是喜庆事,人们便互相祝贺道喜,历久成俗,称为“乔迁之喜”。 “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行于乔木”。翻译成现代的话是:“吹起树木铮铮响,林中小鸟嘤嘤唱;小鸟本从深谷出,飞来住到大树上”。把迁人新居叫“乔迁”,借用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比喻人们搬进高大的新屋,得以饱览宽敞的天地和明丽的风光。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心花怒放的如意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而祝贺。

汉中地区的乔迁贺房之俗尚存,且有新的发展。凡新修房屋或是租房搬迁,都有贺客临门放炮道喜。尤其新修房屋,迁居时要选吉日良辰,设酒酬宾,十分热闹。新朋好友贺房时往往带去围鼓、丝弦坐唱助兴,同时向主人赠送对联、单条、茶点等礼品。单条内容多是即兴编写的诗词或顺口溜,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室内,活跃喜庆气氛。

7. 汉中茶馆与茶俗

汉中城乡除了商店每日顾客人来人往,红火的地方就算茶馆了。茶馆是人们谈心议事和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以饮茶为名寻信息,谈买卖,讲价格,拍板成交。也有远地农民进城办事,坐进茶馆歇息片刻,顺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闲老无事者,更是茶馆的常客。

解放前后,汉中的茶馆设备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徕茶客十分殷勤,语言谦恭,态度和蔼,使人宾至如归之感。近几年有些茶馆新设棋类、纸牌、画报、书刊、收播新闻、音乐节目,或邀请艺人说书,活跃茶

客文化生活。这类文艺茶馆增添了茶客的雅兴,是一种崭新的茶俗,很受欢迎。在乡村,一家一户也是一个茶馆,不仅自己养成喝茶的习惯,还形成“客来先敬茶”的风尚。宾客登门,茶水当先,为客沏泡名茶,连茶具也很讲究。献茶时双手捧杯,轻递轻放,亲切招呼,颇有茶礼。

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群众对饮茶解渴、消食、清热、降火、益思等性能有了认识,不饮茶的也饮起来了。茶客们又总结出这样的茶诀: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发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增年岁。

6 .汉中宴请待客俗

汉中地区人好客,待人厚道,在过生日、满月、结婚、丧葬等事上,都要设宴待客。但又因事情不同,宴席内容也不一样。办丧葬宴席,不仅饭菜从简,还不备酒。他们认为,家有丧事为不幸,不宜饮酒。办生日、过满月的宴席,虽饮酒,不行令,让老人安安静静过个生日,不让高声行令吓着婴儿。办“迎亲宴”大不一样,不但菜多、酒多,还让宾客开怀畅饮,大有一醉方休之势。

迎亲宴很讲究。客人入座后,先上四盘色鲜味美的凉菜,四盘干果,一盘瓜籽,表示“四时春色”和“瓜果丰登”。这段饮酒时间拉得较长,为的是让亲朋借酒谈心。

正式开席的第一道菜必是“红肉”,不管是什么肉,怎样做法,只要带红,就有“鸿宴满堂”之意。跟着上“全家福”,取“合家团聚”和“有福同享”之意。第三道菜是“大八宝饭”或“八宝羹”。其作料是糯米、百合、白果、红枣、莲籽、水晶等,八种原料,各有含意。如红枣、莲籽,取意“早生贵子”,百合取“百年合好”,白果取“白头偕老”等意。前三道菜忌上炒菜,因炒和吵谐意,过此三道菜之后,就可随便上菜。但最后一道必须是鱼。没有鱼时,可做“假鱼”代之,取“吉庆有余”这美意。这种宴席上,每道菜还有“唱礼先生”报菜名,说四言八句,如端菜的报:“红肉上席”!唱礼先生便接唱道: 挂红灯,披红彩, 红喜门中红宴开;亲戚朋友贺红喜,满堂喜气红运来。

7.镇巴民歌

镇巴虽地处巴山腹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豁达,自古即多自娱自乐民间艺术活动,尤其甚者,是民歌之风,盛行全县。无论男女老少,开口都能歌。镇巴民歌题材非常丰富,歌曲种类很多,包含了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又称茅山歌、姐儿歌等),小调,风俗歌曲(嫁歌、孝歌等),祭事性歌曲,曲艺(渔鼓、花鼓、青水曲子)等。田间地头、山林沟壑,或放牛、或砍樵,一声山歌,忧愁尽忘;深山寮棚,保秋守哨,点燃篝火,倚着猎枪,一声山歌,孤独尽消;插秧蓐草,晒谷扬场,一排排、一对对,你挑我应,歌声搅着笑声,山也陶陶,人也陶陶;隆冬时节,围坐火塘,夫唱妇和,火洋洋,人洋洋,其乐无穷。亦有忙时务农,闲时以歌为业的民间艺人,相邻有红白喜事,应邀而往,唱和应答,代主人持事;守灵吊唁,围鼓孝歌,代主人致哀。这些艺人腹内山歌、小调、嫁歌、孝歌、花鼓、渔鼓等成本成章。

8.端公戏

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

9.镇巴新苗寨

苗民世居云贵等省,清代,先后有数股苗民逃难迁入陕南。初来时尚保留苗俗,后逐渐融和汉俗,但至今一些地方仍保留少许苗家习俗。 据清光绪《定远厅志》载:“乾隆五十年(1785),有贵州遵义府迁来苗民熊、陶、李、吴、杨、马六姓于厅治黄村。六年分居大楮河”(定远厅即今镇巴县,黄村即今凉桥乡)。光绪《佛坪厅志》、《佛坪乡土志》载:“厅治沙窝子有苗民李、吴、熊、马、王、陈六姓,每姓二三户及七八户不等,系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贵州遵义府迁来”(沙窝子在今佛坪县长角坝乡上沙窝村)。另据《西乡县志》载:光绪初年,一些吴姓苗民由平乐、盐场(均在镇巴县)迁入西乡县左溪乡耙齿乡居住(清光绪《西乡县乡土志》载:苗民迁入西乡县在清雍正初,存疑)。20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镇巴县苗民至1990年尚存23户87人,居住在该县大楮、青水、仁和等乡;西乡县苗民长期隐瞒族籍,报为汉民,直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才申报为苗族。1990年左溪乡尚有吴、李两姓25人。佛坪县上沙窝

乡清代至民国初尚有苗民百多人,至50年代初,或迁走,或自然死亡,已无。 据笔者亲赴佛坪县上沙窝调查,陕南汉中苗民风俗淳朴,勤劳团结,以农耕为主,善于打猎,擅长制造药驽、火枪,平时打猎,遇匪患时聚集歼敌。清光绪《佛坪厅志》载,“其药弩谓为武侯(诸葛亮)遗法,发必中,中必伤人,较鸟枪更为便捷。”《定远厅志》称苗民“性极质直古朴,男女躬耕,自食其力。从无诟啐争竞之事,不减羲皇上人。”

苗民穿戴。原与内地不同,“男无冠带,女无釧钿,以裙代裳。织麻为衣,镶以蓝色。妇人饰用五彩,自称花苗。”近几十年来,苗民服饰基本汉化,与当地人无多大差异,惟老年者头上仍喜缠黑色或青色布帕,喜着麻衣草鞋。 苗民婚嫁、丧葬之俗尚简,不大操大办,从不用车马,新娘持伞步行,嫁奁多为麻布、麻鞋。初来时苗民仅内部六姓通婚,后来与汉人通婚,“丧葬椎牛就

穴聚食。”

苗民喜食狗肉,甚好客。有客至家,必备酒肉款待,客醉方休。

苗民不敬家神及鬼神,从前在大门前供奉鸡爪、布绺、曲担、茶叶等物。一般以狗肉作祭,其意大概祈望禽畜兴旺、丰衣足食。 苗民初来时“语音啁愀,怪异难辨”(《定远厅志》),把吃饭称“捞”,吃早饭称“捞差”,吃午饭称“捞夫”,吃晚饭称“捞毛”,酒称“久”,肉称“挨”,男称“东”,女称“钗”,妻子称“媌”。称谓语前置词“咪”。200多年来,语言汉化,现在能说苗语者甚少,仅镇巴有两位老人能说苗语个别词汇。

清代四川张金鉴曾作《竹枝词》一首,描述陕南苗民风俗状况: 苗民最爱学穿花,常说黔遵是老家。 一自飘零来此地,强儿生子子生娃。 不读诗书不务华,牧羊射猎作庄稼。 女苗更比男苗苦,脚踏行时手绩麻。 男无冠带女无釵,打伞新娘着草鞋。 听说咪釵将出嫁,草鞋新伞早安排。 男衣大领胸膛露,女系长裙不着裤。 借问如何无里衣?生子恐怕眼睛雾。 捞差捞夫与捞毛,咪东咪釵合咪媌。 一家大小团团坐,捞久捞挨只是捞。 黔中顽恶此邦顺,风化移人信有因。 习俗不同存古朴,苗民还是好良民。

10.镇巴渔鼓坐唱

是以汉中镇巴话为唱、白基准语音,一人兼多角坐唱,采用曲牌和板腔综合体讲唱故事的陕西地方曲种。明末清初已在镇巴盛行,其源据传由川、鄂籍移民带入,与四川“竹琴”有较密切关系;现流行于镇巴及临近县区。

唱腔中板腔体的板式有[一字板](一板三眼)、[二六板]、[平板]、[哭腔],板式化程度不高。曲牌部分由民歌及其他戏曲曲牌组成,如杂腔》、《道情》等。板式和曲牌连接较灵活,在大型曲目中有一定的套式。 伴奏唯有打击乐器渔鼓和简板,由说唱人一人操持;击奏鼓段有“开唱鼓”(两种)、“韵白间奏\四种,“唱段间奏”三种。鼓段长度由2/4拍两小节到十多小节不等。

唱词词格主要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代表曲目有《游庵》、《铡包勉》、《金山问道》、《朱氏割肝》、《桂姐休书》等。代表艺人有甄必三、刘久成、刘志忠、何文芳、唐运至、周海宗、刘建成等。

11.锣鼓草

“锣鼓草”是陕南汉中山区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山区人民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编随情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了劳做的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