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分钟)

2.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观察长生阁前的“柏树”形状,了解柏树的寓意,学生拍照。(3分钟)

3.师生寻找何首乌,观察其特点,了解其寓意,学生拍照。(3分钟)

4.师生互动交流,完成以下问题:(3分钟)

(1)“天下第一洞天”指的是 ,为十大洞天之首,号 。 (2)长生阁是道家祈求之所,台前天然生成的古柏和何首乌寓意 。

附:1.天下第一洞天讲解词:

同学们好!大家有谁知道“天下第一洞天”是指哪里吗?是的,“天下第一洞天”即王屋山,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小有清虚之天”。

唐著名高道司马承祯在其所著《上清天宫地府经》中,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旨地位。

王屋山的兴盛和道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轩辕黄帝大统天下后,于八月十五在天坛山重会西王母,欲求得道成仙之术,并在此建上访院,访寻四海仙人。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各路神仙皆云集王屋山。被称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也曾入王屋山修炼,天坛山绝顶至今尚有“老子炼丹池”遗迹。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王子晋、清虚真人王褒、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华存、道教理论家葛洪等都曾修道于王屋山。被称为我国“药王”的医学家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之一,晚年结庐于王屋山翠微庵,采药行医,济世救人,直至仙逝于此,现孙真人坟尚存。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建观而居,后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入王屋山修道,自此道风大盛。

由于玄宗皇帝特别青睐王屋山,拨付大量资金在王屋山修建了全国最大的皇家道观建筑群,为三清、四御、三官、十方、雷祖、西王母等先天元神均建立了宫殿,从天坛山的三清殿、玉皇殿、轩辕殿、王母洞到十方院、阳台宫、紫薇宫、清虚宫、迎恩宫、三官殿、玄台殿等方圆数十里,组成了庞大的道教宫院。

千百年来,王屋山不仅是道家人物修身、炼丹、成仙之所,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都先后来王屋山游历,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长生阁:清代高台建筑,道家祈求长生不老之所。台前天然生出的古柏虬枝盘曲、横斜逸出,与藤蔓倒垂、郁郁葱葱的何首乌均寓意长寿

活动六:探寻济水之源 感悟济水精神(约20分) 研学形式:倾听讲解、实地参观、诵读诗文、拍照记录 辅导老师:班主任、研学辅导员、济渎庙内导游、庙街小学小讲解员

研学地点:小北海 研学目标:

通过倾听讲解,并对小北海的实地参观,加深学生对济水文化的了解,增加对济水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全身心地感受济水变迁历程,学习济水美德,传承济水文明,发扬济水精神; 研学过程:

1.学生代表讲解小北海。(5分钟) 2.师生互动交流以下问题:(5分钟)

(1)“渎”意为,“四渎”分别为 、 、 、 。 (2)济水初源在 ,西源在 ,因东流成河,现称为 ;东源在 ,泉水喷涌,汇聚成河,现称 ,两河汇合后称 ,也称济河,即古时的济水。

(3)济水流经的城市有 、 、 、 等。 (4)你知道济水精神和济水美德是什么吗?(由研学辅导员李维松校长讲解)

3.班主任和班长组织学生集体诵诗:(5分钟)

(1)白居易《题济水》: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2)《济源颂》

4、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拍照留念。

附:1.小北海讲解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城市为什么叫“济源”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济就是指济水。我们济源是古济水的发源地,所以叫济源。渎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渎的意思就是独流入海的河流,因为古人认识范围的局限性,所以认为符合独流入海条件的河流只有江、河、淮、济。

济之为渎,非因水著,乃因其品。

其一:济水平地涌泉,三起三伏,经河南山东两省,绵延2500多里而独流入海,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其二:济水今温县和荥阳附近横贯黄河,但流出后依然是非常清澈,古人因而认为济水具有永拒外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性。其三:江、河、淮虽然造就了中华文明,但不可回避的从古至今一直作为害河来治理的对人民也造成相当大的伤害,而济水则没有,大家可能觉得济水那么小,怎么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呢?

其实济水是因为后来变小的,在《战国策》中记载,“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也就是说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有济水和黄河做为天险,那么就可以固若金汤,所以,济水量在当时是相当巨大的,济水量大,却未对人造成伤害的君子之风,也值得人们祭祀,所以要祭礼济水,北海指今贝加尔湖,远在大漠艰于祭祀,因同为北方水神,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在此修建北海祠,望祭北海祠。这也是为何北海祠为何会在这里修建的愿意! 附:2、济水精神

历史上的济水已经不存在了,但曾经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济水,却给我们留下了济水精神。这种精神存在于历代文人歌咏济水的文献当中,存在于古济水沿岸人民代代相传的血脉当中。

济水精神可概括为:一是济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她虽然没有长江黄河那样磅礴的水量,却不因小而自卑,因弱而菲薄,仍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冲破重重阻碍,奔向大海,这体现了济水柔弱而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济水是历史记载的唯一一条有益而无害的大河,她用甘甜的乳汁滋润两岸人民,但从没有掀起波澜危害百姓,这体现了济水一心造福人民的“谦逊仁爱”精神。三是济水是一条始终如一的清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一直保持河水清澈,尽管有黄河曾夺其河道,但据传说济水穿越黄河河底而过,保持河水清纯而不被黄河浊水所污,这表现了济水清廉自律、永葆节操、始终如一的品质。四是济水是一条已经消失的大河,“江河淮济”四渎中,其他三渎仍在,只有济水已经消亡,据考证主要原因是黄河北移夺其河道所致。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多次泛滥,济水为避免黄河泛滥危害百姓,甘愿自我牺牲让出河道,这体现了济水包容大度、自我牺牲的精神。简言之,济水精神可概括为自强不息、谦逊仁爱、清廉自律、包容大度的精神。

活动七:赏龙亭 听琴书 赞国学艺术之美(约15分) 研学形式:现场观察、动手参与、讨论总结 辅导教师:班主任、研学辅导员 研学地点:龙亭 研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龙亭的建筑特点,观茶艺,听琴书等活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