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58)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5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7.5℃;

②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7.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5℃.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是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本题的“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要放热.

【解答】解:本题中的“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 故选:A.

13.王老师端了两盆子的碎冰块,他将一盆放在炎炎烈日下,一盆放在阴凉冰冷处,两个盆内的冰块均未完全熔化,此时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烈日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 【考点】温度.

17

【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 【解答】解:

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都是冰水混合物,温度相同. 故选B.

1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考点】水的三态变化.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过程和吸放热情况判断.液化是指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放热的;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的.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吸热的.升华是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的.

【解答】解:A、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错误; B、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C、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正确; D、积雪吸热熔化成水,错误. 故选C.

1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称之为“水浴法”加热;在该实验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水是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原因是( )

A.增长冰的熔化时间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知道怎样才能使使试管中的晶体缓慢加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实验中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缓慢加热,方便记录冰的温度变化,这样实验效果会

18

好一些. 故选:A.

16.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之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分析】①要分清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熔化图象温度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凝固图象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

②在熔化过程要吸热,相反在凝固过程需要放热.若在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是晶体;否则为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③晶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

BCD、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b点时熔化结束,所以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沸点,cd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成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长长的“尾巴”原因是飞机排出的暖湿气体发生了液化现象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寒冬窗户外表面的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19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1)液化现象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物态变化.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2)液体的沸点随着液体表面的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4)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解答】解:A、飞机飞过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食物容易熟,故B正确;

C、家里窗户玻璃内表面的“冰花”,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应该在室内、在内表面,故C错误;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C.

18.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R600a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R600a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600a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R600a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R600a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R600a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解答】解:R600a与氟利昂一样,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

(1)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R600a,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B正确,A不正确;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