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初稿)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初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

在实践中发现“最短试验程序”对系统的运行调试很有帮助。特别是对经验较少的开发者,首先在自己的硬件系统运行“最短程序”时,如果最短程序通过,则说明硬件的问题不大;如果最短成,即很明显没有错误的最基本程序模块程序运行不能通过,则说明硬件有问题。这时就应该首先将硬件化简称最小系统活排除硬件故障后,再运行“最短程序”。如果运行通过,可逐步增加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反复试验。

对本系统键盘和LED的最简程序流程框图如图5-2所示。

初始化 ACALL DIS ACALL DIS Y 有键按下吗? N LED显示1字 图5-2 最短程序框图

(3)增加软复位功能:即是一个软件定时器。当单片机受到各种干扰而失控。引起程序跑飞,也可能使程序进入“死循环”,因此,可以采用程序监控技术,即软件看门狗。系统中每一个程序模块都有一定的运行时间,利用软件看门狗不断监视程序循环运行时间,因此,我们可以为每一个程序模块设定一个最大可能运行时间,取这此“最大可能运行时间”中的最大值,利用AT89C51单片机本身的定时器功能,将定时器设定为此最大值,这样处理后,正常情况下,系统中每一个任务的运行时间都不会超出这个设定时间,不会影响到系统运行,但当某种意外情况导致此程序死机或跑飞后,使运行时间超出了设定的最大时间,则认为此程序运行异常,系统将强制停止其运行,强迫程序返回到000OH入口,在0000H处安排出错处理程序,使系统运行进入正轨。出错处理程序可以安排保存测量数值,向报警电路发出命令,产生声、光报警等,同时初始化程序重新运行。由于定时器中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很好的对程序运行进行监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7

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

第6章 结论

通过本次对于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的设计,可以使船舶在水温的控制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轮船在远洋航行中的安全得到了提高,使航行可靠性的到了保障。轮机自动化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现代船舶控制系统日渐复杂,各种对象参数随时间和工作地点变化。时滞现象更是船舶柴油冷却系统水温控制的难题。因此此课题一直受到各种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在针对传统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进了smith预估器补偿。能够在柴油机工况变化的瞬间,发出采集信号。并由89C51做出反应进行反馈调节,调节三通水阀开度。有效地降低由于水温的时滞特性引起的水温超调量。使用8279芯片实现人机交互,使人们可以方便简洁的了解柴油机冷却水的水温,并且能实时进行控制。

本系统使用的Pt100铂热电阻有效克服了水温的时滞特性,大大地降低了冷却水温度的超调量,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实现精确、自动地调节冷却水的温度,把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限制在最佳阶段,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减少发动机的故障率。

本系统在设计时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低成本,本系统利用船舶原有资源进行设计,安装简便。 (2)采用模块化设计,尽量使用集成电路,运行时更加安全可靠。 (3)整个系统分为计算机模块和单片机模块,带有串行接口远程通讯功能。可以方便集中管理。

由于设计时时间有限,本课题有的部分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有些地方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尽快完善本系统,使之能尽快为人们服务。

38

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

致 谢

在这半年的论文写作中我首先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陈焕江,在我一次次遇到问题时都是陈焕江老师一次次指导我,在我犯错误时都是老师一次次批评指正。我还想感谢的是我的家人,在我写论文的半年中我的家人一直都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他们为我做了很多我真的谢谢他们。

其次要感谢我身边的同学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通过向同学们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在同学们的热情鼓舞下,使我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论文。

最后,借此机会我要向几年来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和朋友们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39

船用柴油机中央冷却系统水温的智能控制

参考文献

[1]陶水华.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0-109.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8-47. [4]秦增煌.电工学 电工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0-109. [5]秦增煌.电工学 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6-77. [6]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43-93.

[7]朱宇光.单片机应用新技术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33-87 [8]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23-136 [9]陶水华.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6-33 [10]杨明永.轮机自动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97-135.

4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