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运用演绎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间分布模型,把地理学的地域性,综合性与区位理论相结合,使区位理论研究逐渐向地理学领域扩展,并成为现代理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立了系统的城市区位理论,把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工业扩大到城市,并为市场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4,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并对地理学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研究工作的发展. 存在问题:

1,现实中很难满足克氏提出的假设条件.

2,克氏理论缺少对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下限的详细分析,只是注重对上限的分析,根据上限来布局各级中心地.

3,克氏中心地系统的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这很难与现实情况相符合.

4,克氏把消费者作为\经济人\看待,认为消费者首先利用最近的中心地,但现实中,消费者外出更倾向于高级中心地.

5,克氏忽视了集聚效益,只注重各等级设施的出现,却不重视其出

18、恩温的卫星城市

著作:——《卫星城镇的建设》 理论内容:

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反城市化,使大城市里的要素往城市郊区流动。卫星城的目的是为了分散母城的人口和工业,减小中心城市规模,避免出现中心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和庞大以及由此产生

的种种诟病;卫星城市与母城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但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着紧

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卫星城有按规则构建的自成体系的工业企业、住宅区和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具有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通过绿地防止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心城区相粘连的特点。 影响:

卫星城理论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其实践主要在二战以后,特别是被广泛应用于伦敦等大城市战后空间与功能疏解以及新城建设中。卫星城的思想广泛影响了欧洲、美国乃至全世界诸多国家。

19、英国新城运动

新城:一种规划形式,其目的在于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医院、和产业,设置文化、休憩和商业中心,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社会。 内容:

英国新城运动主要发生在战后至1970年代中期,先后经历了三代卫星城的建设过程。建设新城主要目标:建设一个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和独立自足的新城,新城不是单阶级的社会,应能吸收各种阶级和阶层的人来此居住和工作。 三代新城:

第一代新城:1946—1955。独立性较强,城内有较为主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可以就此解决。代表城市:哈罗。

第二代新城:1955—1966。比第一代新城规模大,密度高,配套全。

第三代新城:1966以后。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母城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与要素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代表城市:米尔顿*凯恩斯。 影响:

对西方国家随后到来的郊区化高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战以后,新城已经成为分散大城市过于集中的功

能和人口,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功能协调的重要手段。

20、 艾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 规划结构:

规划方案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

1、内圈建筑与人口密集,其主要改造特征,是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的地区。降低居住用地净密度,每公顷190大到250人,迁出人口415000人。

2、近郊圈作为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限制居住用地净密度,每公顷不超过125人。圈内空地尽量绿化,以弥补内圈绿地之不足。

3、绿带圈为一宽约8公里的绿化地带。圈内设置森林地带、大型公园绿地以及各种游憩、运动场地;并就近供应新鲜蔬菜和副产品。绿带圈内严格控制建设,构成一个制止城市向外蔓延的屏障。

4、绿带圈以外的外圈主要用以疏散伦敦郡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 交通规划 :

大伦敦的规划结构: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由5条同心环路与10条放射路组成。10条放射路由此向外延伸,使伦敦中心区与周围各码头、市场、货场、调车场与工业中心便捷地联系起来。这种道路系统为世界各国大城市所效仿。 21、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并通过了柯布西耶倡导与亲自起草的《雅

典宪章》。主要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观点:

1)城市发展受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3)居住区应选用城市的最好地段,在不同地段根据生活情况制定不同的人口密度标准,在高密度地区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间距较大的高层住宅。

4)工业必须依其性能、需要进行分类,选址时应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

5)利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机会开辟城市游憩用地,同时开发城市外围的自然风景供居民游憩。 6)城市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街道系统并实行功能分类,适应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 7)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

8)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计划、区域计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保证其实现。 积极意义:

雅典宪章对陈旧、传统观念的挑战,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保持与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致性,以先进的科学、工程技术发展和改造大城市的思想具有其进步意义。 存在问题:

城市规划中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之间绿化带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简单化,与人类的心理需要背道而驰;绝对的分区使居住远离工作地点,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宪章中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地方性的特征与变化,导致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