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物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像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A.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左移 D.向上并且向右移

4.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5.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6.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A.实像,像逐渐变大 B.虚像,像逐渐变大 C.虚像,像大小不变 D.实像,像大小不变 7.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树叶上的白雪熔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淞

8.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小关系是 A.V1=V2=V3 的适宜温度可为

A.100℃ B.60℃ C.40℃ D.80℃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V3>V2>V1

C.V1>V2=V3

D.V1>V2>V3

10.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9.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3,它们之间的大

12.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取款人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

1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4.小榕榕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装置来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则小榕榕应选用______(选填“A”或“B”)装置来进行实验,此时C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15.小明寻着远处的钢琴声走去,听到声音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一定不变,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一定改变,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16.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__行驶。 三、计算题

17.一只空瓶的质量为0.1千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6千克,若将0.4千克的另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倒入此瓶时恰好装满。求: ①该瓶的容积;

②这种无色透明液体的密度。

18.某铁路隧道2950米,一列长为35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速度为216千米/小时,当车头进入隧道时,小明在车头处,以某7米/秒的速度向车尾部移动。 (1)小明到达火车尾需要多少时间? (2)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3)小明能够在火车通过隧道前到达车尾? 四、实验题

19.小明拣来几个大小不一的相同材质的小石块来到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_____(大/小)一些的石块.

(2)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记录下刻度V1(如图乙所示),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 V2(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石块的体积是V=____mL,石块的密度

______kg/m.

(3)小明采用“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这样的顺序是因为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较强.若采用“先 测体积后测质量”的方案,测得的密度值比前一种方案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填写序号,可多选).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 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

20.如图是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形.

3

(1)如图甲,物距等于________cm。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1.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小明记录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并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折射角γ 0° 0° 15° 11° 30° 22.1° 45° 35.4° 60° 40.9°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和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且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