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三课时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三课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题: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3) 授课班级 课 时 知识 教 学 目 的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配合物理论 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1、配位键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1)定义:“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如:[Cu(H20)2+]、NH4+中存在配位键。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4)成键条件:形成配位键的一方是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另一方是具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原子。 (5)配位键的表示方法:A→B(表明共用电子对由A原子提供而形成配位键) 2、配合物 (1)定义: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1、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2、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第三课时 1、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2)配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的阳离子,过渡金属离子最常见。 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分子,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 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的数目叫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的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3、配合物的形成: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 NH3·H2O=[Cu(NH3)4]2++2OH-+4H2O [Cu(NH3)4]2+深蓝色 4、配合物的性质 (1)配合物溶于水后难电离 (2)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我们在了解了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后, 我们再来学习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配合物 [板书]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实验2-1]将表中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 [投影] 固体 CuSO4白色 CuCl2·2H2O绿色 CuBr2深褐NaCl K2SO白色 4白色 KBr 白 色 无色 色 哪些溶液天蓝天蓝色 呈天蓝色 色 天蓝无色 无色 色 实验说明可知Na+、K+、Cl―、Br―、SO42-等离子无色。什么离子而Cu2+在水溶液中有颜色 呈天蓝色,什么离子没有颜色 [讲]上述实验中呈天蓝色的物质是水合铜离子,可表示为[Cu(H20)2+],叫做四水合铜离子。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对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形成的,这类“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投影] H2O H2O Cu OH2 H2O [板书]1、配位键 2+ (1)定义:“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如:[Cu(H20)2+]、NH4+中存在配位键。 [讲]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但形成配位键的共用电子对由一方提供而不是由双方共同提供的。 [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4)成键条件:形成配位键的一方是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另一方是具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原子。 (5)配位键的表示方法:A→B(表明共用电子对由A原子提供而形成配位键) [讲]存在配位键的物质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NH4+、H3O+、SO42-、P2O5、Fe(SCN)3、血红蛋白等等。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板书]2、配合物 (1)定义: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讲]已知配合物的品种超过数百万,是一个庞大的化合物家族。 [板书](2)配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的阳离子,过渡金属离子最常见。 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分子,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 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的数目叫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的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投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