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其周围有少许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的结核样结节。

14.4.21 ①一期梅毒;②质硬而基底干净、边缘高起的溃疡;③溃疡底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④多发生于阴*茎头、阴*唇和子宫颈,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14.4.22 ①二期梅毒;②全身广泛性皮肤黏膜病变;③斑疹,丘疹;④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构成的非特异性炎及闭塞性血管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

14.4.23 ①淋球菌;②急性化脓性炎;③主要累及泌尿生殖器,少数可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且累及心内膜、脑膜等;④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性交传染。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或列简表比较)

14.4.01 ⑴基本病变:为特殊性炎,但仍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基本变化,可以其中之一为主。①渗出为主: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②增生为主: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③坏死为主:干酪样坏死。

⑵转化规律: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①转向愈合: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②转向恶化:病灶扩大和溶解播散。 14.4.02

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区别 原发性肺结核病 继发性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感染 初次 再次 发病人群 儿童 成年人

机体的免疫力或过敏性 开始时无,后逐渐发生 有 起始病灶 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部 病变特征 原发综合征 病变多样,新旧并存 播散途径 多由淋巴道或血道 多由支气管

病程、预后 短,大多自愈 长,波动性,需积极治疗

14.4.03 ⑴淋巴道播散:①至支气管分叉处、气管旁、纵隔及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逆流至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②淋巴结大,出现干酪样坏死。

⑵血源播散:形成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①全身各器官;②散布大小一致、分布较均匀、灰白略黄、粟粒大小的结节;③镜下可为增生性病变或渗出、坏死性病变;2)肺粟粒性结核病 ①粟粒大小的结节;3)肺外器官结核病 ①骨、关节、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浆膜、皮肤等;②病变为个别结核病灶。

⑶支气管播散:引起干酪样肺炎,病变以干酪样坏死为明显。

14.4.04 ⑴局灶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灶数量 肺尖下2~4cm处,一个或数个病变;②病变性质 增生为主,也可为渗出和中央有干酪样坏死;③临床表现 常无明显自觉症状;④转归 病人免疫力低时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免疫力强时则纤维化、钙化而痊愈。

⑵浸润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变数量 肺尖或锁骨下区域;②性质 渗出性炎,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③临床表现 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咯血、痰中查出结核杆菌;④转归 A.治愈;B.恶化成急性空洞,干酪样肺炎等;C.转变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⑶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变数量 多在肺上叶,多个、新旧不一的病变;②性质 厚壁空洞及肺内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结核病灶;③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大咯血等;④转归 A.窒息而死;B.肺心病;C.治愈—开放性愈合。

⑷干酪样肺炎:①位置 广泛,一个肺叶或几个肺叶;②性质 干酪样坏死及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③临床表现 危重; ④转归 预后差。

⑸结核球:①位置 肺上叶; ②性质 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③临床表现 多无症状;④转归 A.转为静止;B.恶化进展。

14.4.05 ⑴病理特点:①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为甚;②伤寒

细胞及伤寒小结,不伴中性粒细胞浸润;③典型的肠道病变,如髓样肿胀、坏死、溃疡、愈合;④其它器官如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等处伤寒小结和坏死形成。

⑵并发症:①肠出血和肠穿孔;②支气管肺炎;③其他:胆囊炎、关节炎等。 14.4.06 ⑴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主要发生在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

⑵病变特点:①初期为急性卡他性炎;②进一步发展形成假膜性炎;③假膜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地图状的浅表性溃疡。

14.4.07 ⑴后天性梅毒分三期: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

⑵其病变特点:①第一期梅毒 感染后3周左右在外生殖器形成硬性下疳;②第二期梅毒 感染后8~10周左右全身广泛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全身性淋巴结大;③第三期梅毒 在心血管、中枢神经、肝、骨骼等器官出现血管炎、干酪样坏死、树胶样肿及瘢痕形成。

14.4.08 ⑴肠结核:①好发于回盲部;②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垂直;③溃疡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底部有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⑵肠伤寒:①好发于回肠末端;②溃疡呈椭圆形,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平行;③溃疡边缘略隆起,底部不平坦,可被胆汁染成黄绿色,溃疡可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⑶急性细菌性痢疾:①好发于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重;②溃疡形状不规则、如地图状。③溃疡浅表、大小不等。

一、名词解释

15.1.01 阿米巴肿(ameboma)

15.1.02 阿米巴肝脓肿(amebic abscess of liver) 15.1.03 尾蚴性皮炎(cercarial dermatitis) 15.1.04 嗜酸性脓肿(eosinophilc abscess) 15.1.05 假结核结节(pseudotubercle) 四、问答题

15.4.01 一患者以腹痛、腹泻求治,结合所学病理知识,主要应考虑哪两种疾病,其病变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15.4.02 简述血吸虫病不同发育阶段所引起的病变和发病机制。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15.1.01 ①慢性结肠阿米巴病;②肉芽组织过多;③局部包块。

15.1.02 ①肝阿米巴病;②脓肿腔内为液化的坏死物,呈暗红色果酱样;③壁上有未液化的坏死组织,呈破絮状;④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可查见阿米巴滋养体。

15.1.03 ①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②数小时至3日内;③局部皮肤有奇痒的红色小丘疹。 15.1.04 ①寄生虫卵或死亡虫体;②无结构的坏死物;③大量嗜酸粒细胞。

15.1.05 ①死亡、钙化的血吸虫卵;②异物巨细胞、类上皮细胞;③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④类似结核结节。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15.4.01 ⑴主要应考虑:①肠阿米巴病和②细菌性痢疾。

⑵其病变和临床表现:①肠阿米巴病:累及盲肠、升结肠,为坏死性炎,形成烧瓶状溃疡,溃疡间黏膜一般正常,病变组织中可见阿米巴滋养体;患者症状轻,右下腹痛、腹泻无里急后重,粪便暗红色呈果酱状,镜检红细胞多,找到阿米巴滋养体。②细菌性痢疾:累及乙状结肠、直肠,为纤维蛋白性炎,溃疡浅表、不规则,溃疡间黏膜充血、水肿;患者症状重,常有发热,左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镜检脓细胞多。

15.4.02 ⑴尾蚴引起尾蚴性皮炎:病变包括①肉眼 皮肤红色丘疹;②镜下 真皮毛细血管充血、水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