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儿童文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曲折:情节起伏,有悬念。 (四)悬念与气氛控制

悬念:悬而待解的疑端,常出现在紧要处、紧张时刻。(电视连续剧集与集交结处常有悬念。) (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语言

2、特殊的构成方式

(1)三迭式(如“三打白骨精”)

(2)连环式(反复至少有四次,如《尾巴》) (3)对立式(如《小白兔和小灰兔》) 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故事性的依赖程度会有所不同。)

1、儿歌、儿童诗:(小小情节)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叙事诗情节突出,故事性强。) 2、童话、小说: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型”故事,见53页) 3、寓言:荷载思想(故事简洁)。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一、形象性

形象:具体形状或姿态,与抽象相对。 形象性表现在鲜明、生动、具体。 如何使语言富于形象性?

(1)(通过想象、联想、比喻、拟人、夸张)使事物亲切、熟悉; (2)(用拟人、夸张)增强动作感; (3)增强色彩感。 二、简洁性 文学语言

三、音乐性

语言包括意义层面和声音层面(字音、语调、节奏、押韵) 短促有力——明朗向上 缓慢肃静——平淡或悲哀

押韵响亮——易于吟唱、乐于吟唱 四、叙述性(叙述故事)——“讲”故事

(叙述是与议论、描写、抒情并列的概念。)

儿童文学强调故事性的特点导致它的语言重视叙述性。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一、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一)定义:插图是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 (二)重要地位

1、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阶段过渡到完全的文字阅读。

2、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3、便于小读者的阅读并增强阅读效果。 (三)分类

5

1、按色彩分: 彩色与黑白。 2、按技法分: 线描与水彩。

3、按表现方式分: 写实与抽象。 二、插图的特征

(一)直观性(具体、形象、突出事物特征、想象补充、夸张放大) 图画本身就具有直观性特征。

(二)依附性(依附于作品文字的表述)

要求:(1)反映作品内容;(2)体现出所反映内容的特征(如“老”:长长的胡子);(3)有审美价值(趣味性)。

(三)延伸性:使文字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延伸,揭示主题。 (四)艺术性:具有儿童可接受的审美特点。 要求:

1、采用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比例可以改造、夸张。 2、夸张、大胆、反常规地运用色彩。 3、贴近儿童的欣赏心理和习惯。 三、插图的功能

(一)助读功能(插图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是对文字的图解,能将读物的内容浅显化、通俗化、直观化。)

(二)再创造功能:重新创建自己对文字和图画的理解。

本章小结:儿童文学的故事性、语言特征、配有插图都与儿童的接受水平和能力及欣赏趣味有关。

课外作业:思考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成人文学的语言应该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儿童文学作品选读》

教学后记:多用实例让学生记住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教学目标:理解儿歌和儿童诗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类型,能够指导儿童阅读欣赏儿歌和儿童诗,会创作儿歌和儿童诗。 教学重点:儿歌和儿童诗的特征。 教学难点:儿歌和儿童诗的创作。 教学时数:10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尽量让学生多诵读)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儿歌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一)含义

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古称“童谣”) 儿歌是一种口头文学。 (二)特征

1、强调听觉,重音韵节奏。

产生节奏感的原因:节拍和押韵。

6

(1)节拍:诗句的停顿。

A、各句节拍、字数都一致(《矮矮的鸭子》92) B、节拍一致,字数不一致; C、节拍不固定(多)。

[练习:请大家分析一下《十二生肖歌》的节拍(第93页)。] (2)押韵

A、句句押韵——容易上口,但呆板(《摇摇船》见《作品选》第8页);

B、隔句押韵(首句和双句)——用得最多(《不倒翁》见《作品选》第11页); C、不断变换韵脚(“连锁调”中,如93页《捏泥巴》); D、一字韵(字头歌:子、头、手;末字儿化;语气词)。

2、单纯浅显,易记易昌(《排排坐》)。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坐火车》)。 游戏增强趣味性、幽默感。 二、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 1、就分节而言

一节式:内容单纯,篇幅短小。 两节式:常采用对比或反复修辞。

多节式(三节以上):结构自由,内容较丰富。 2、就句式而言 二言——七言。

杂言(运用最广)(“三三七句式”:多节,每三句,前两句三言,第三句七言)。

3、儿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设问、反复、比喻、比拟、对比、顶针、摹状(描摹形状,摹是照着样子写或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回环(人过大佛寺、客上天然居)

(注意诗歌的分行,分行标记“/”)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请各种记一个例子) (一)摇篮曲——哄孩子睡觉时吟唱的 柔和舒缓,对孩子的作用在“声”不在“义”。 (二)问答歌(设问作答)

一问一答式和连问再答式(不超过四组)。 (三)连锁调(《捏泥巴》93页) 用顶针修辞,中途换韵。

(四)颠倒歌(《小槐树》76页)

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 较幽默,锻炼逆向思维。

(五)数数歌(识别的标志:必须有数的排列) (书中列出七中形式)

(六)绕口令(《虎和兔》94页)

由许多双声、叠韵和发音相近的字词组成。 (七)时序歌(时令歌)

引导儿童据时序的变化去认识、了解自然现象。

(注意与数数歌区别:目的不在数数,而在认识自然现象。) (1)季节顺序; (2)月份顺序; (3)日顺序;

7

(4)节气顺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ǔ露ù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八)其他形式(78页)

第二节 儿童诗

一、儿童诗的含义 1、定义: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抒写儿童情趣和心声并与儿童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诗。 2、与儿歌比较:

儿 歌:歌,吟唱。 儿童诗:诗,吟诵。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一)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儿童心理、情感、生活和理想)。

(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和情调:天真、热忱、活泼、敏捷、任性。(用乐观积极的笔调来传达)

(三)以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抒发情感(形象性)。

“形象”的三种含义: (1 )能引起人的思想获感情活动的具体 形状或姿态;(2 )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3 )指描绘或表达具体 生动(形容词)。

(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使形象生动鲜明) (四)用富于音乐性 的语言传达诗意。 三、儿童诗的类型

(大多诗歌以抒情为主,但儿童诗的抒情 功能与叙事 功能并重,这是因为儿童文学的故事性特点。)

(一)生活诗(《让我们荡起双桨》)

通过对儿童现实生活的表现来抒发感情。(“爱”和“美”的主题) (二)自然诗(《谁看见过风》)

用诗的形式,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自然、解读世界,展现自然之美的儿童诗。(化抽象为形象) (三)童话诗(《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以诗歌的形式讲述童话故事的儿童叙事诗。

特点:完整的故事、奇妙的幻想、拟人化的形象、优美的旋律、凝练的诗歌语言。(兼有诗歌和童话的特点)

(四)科学诗(《大自然的语言》) 描写和表现科学知识内容。 特点:科学性与诗性完美结合。 (科学诗有时与自然诗难以区分。) 注意:

1、各种类型的诗歌有可能交错重叠,如《我们的土壤妈妈》是科学童话诗; 2、叙事诗一般比较长。

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

阅读指导

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合称儿童诗歌。 2、区别: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