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冰川融化 C.

钢铁冶炼 D.火柴燃烧

【答案】 B

【解析】

解:A、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火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纯碱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用适当浓度的酒精溶液做消毒剂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 D.用小苏打作食品添加剂制做面包 【答案】 C

【解析】

解:A、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纯碱与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应,而被清洗掉,故说法正确;

B、酒精可用于消毒,所以可用酒精溶液做医疗上的消毒剂,故说法正确;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说法错误,因为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说法错误.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以用于作食品添加剂制做面包,故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3页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既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中考热门考点.

3.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化学实验探究完成后,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口正上方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达到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 C

【解析】

解:A. 化学实验探究完成后,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正确; 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口正上方,正确;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达到试管容积的 ,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 故选C

A、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考虑;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的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

4.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人们自觉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环保选择.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 A.衣,清洗衣物使用无磷洗衣粉 B.食,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住,建筑物外墙贴保温材料 D.行,禁止用石油、天然气做燃料 【答案】 D

【解析】 解:

A、清洗衣物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B、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可以防止环境污染,故正确; C、建筑物外墙贴保温材料可以节约能源,故正确;

D、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还不能绝对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故错误. 答案:D

A、根据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污染解答;

B、根据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解答; C、根据建筑物外墙贴保温材料可以节约能源解答;

D、根据当前经济条件下还不能绝对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保护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等,都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5.下列关于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一种阳离子 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13页

C.④带一个正电荷 D.②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 D

【解析】

解:A、由①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错误;

B、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②③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C、由④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带一个负电荷,故错误; D、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且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一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解答;

D、当最外层的电子数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是2)为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燃烧 D.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解: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硫酸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

C、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故C正确;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氮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初中化学试卷第3页,共13页

B.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所得生成物Z和W的质量比为9:15 D.该反应中原子、分子种类都未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解:据图可知,反应前X物质是NH3,Y是O2,反应后Z是H2O,W是NO,则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6H2O+4NO,则:

A、因为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故不可能为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因为反应物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而H2O和NO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 C、所得生成物Z和W的质量比为(6×18):(4×30)=9:10,故C错误; D、该反应中分子种类都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未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进行分析:据图可知,反应前X物质是NH3,Y是O2,反应后Z是H2O,W是NO,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微观模拟图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具体的反应进行.

8.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K2SO4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B.Cu(Fe):加入过量的Cu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NaCl (泥沙):加水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结晶 D.CO2(HCl):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答案】 D

【解析】

解:A、K2CO3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Fe能与过量的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下列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物质检验实验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A.检验羊毛和化纤用点燃并闻气味的方法 B.用AgNO3溶液验证H2中混有的少量HCl C.通过观察颜色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D.用水检验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初中化学试卷第4页,共13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