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产生: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流通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销的支付总)/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金块、金汇兑)、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层次的划分:

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 广义的货币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增加了贮藏手段 扩大的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第二章 信用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的单方面的价值转让。

信用的基本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经营性、融资性、服务租赁)、国际信用等

信用工具: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 利息的本质: 1、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利息理论 威廉·配第(1633-1687)与约翰·洛克(1632-1704) “利息报酬说” 达德利·诺思(1644-1691) “资本租金说” 约瑟夫·马西(?-1784) “利息源于利润说” 亚当·斯密(1723-1790) “利息剩余价值说” 2、近现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纳骚·西尼尔 “节欲论” 约翰·克拉克 “边际生产力说” 欧文·费雪 “人性不耐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流动性偏好说” 3、马克思利息理论 “剥削论” 利率的结构: 1、利率的期限结构 分析的三个主要理论: (收益率曲线)

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也叫无偏预期理论Unbiased-expectation Theory,它认为任何证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有关。无法解释收益率曲线一般都是向上倾斜的。 市场分割理论Segmented Market Theory,将不同期限的证券完全分割开,认为它们是完全独立的市场。无法解释不同期限的利率有着相同的波动这一现象。

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erference Theory,是对预期理论进行修正而提出的。认为短期债 券的流动性比长期债券高。 2、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与风险呈正比例关系,它受以下因素影响:税收及费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利率决定的理论分析:

1、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认为利息所得完全是由技术水平、劳动供给、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实因素决定的,而不受货币因素影响,也被称为真实的利率理论 2、 凯恩思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货币的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利息是对放弃流动性的补偿。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和谨慎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收入的函数,有与收入成正比;而投机带来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成反比,因为利率越高人们持有货币进行投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极端情况,就是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就是人们会认为利率只有可能上升而不会继续下降,因此他们将只持有货币,对货币的需求就会无限大。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货币供给增加,也不会导致利率的下降。

3、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主要代表是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它在上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认为利率由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可贷资金需求:投资、货币的窖藏(hoarding);可贷资金供给:储蓄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量。

最大缺陷:在利率决定过程中,虽然它考虑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当可贷资金市场实现均衡时,并不能保证商品市场和贷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4、 利率决定的宏观模型——IS—LM模型 以上三种理论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没有考虑收入因素。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的关系,这就是希克斯和汉森对利率决定理论改进的主要观点。

IS—LM模型尝试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多种利率决定理论,在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考虑了它们各自均衡。 第三章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就是资金余缺调剂的信贷活动。 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 P=FV/(1+rm)n+Σ(FV*rb)/(1+rm)t

FV为债券面值,rm为市场利率,n为债券期限,rb为票面利率 金融衍生工具:

1、远期合约Forwards:多头Long Position 空头 Short Position 套期保值Hedging 2、期货Futuress有组织的交易所、公开竞价、标准数量

维持保证金 Maintenance Margin 初始保证金Initial Margin 变动保证金 Variation Margin 保证金催讨Margin Call

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利率、外汇、股票指数期货)

3、期权Options :期权费Premium 看涨期权Call Option 看跌期权Put Option 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 美式期权American Option 4、互换Swaps 利率互换 名义本金NP,Nominal Principle 期限 货币互换

期货期权Option on Futures 互换期权 Swaptions 远期互换 Forward Swaps 金融资产组合理论:

托宾(Tobin)的资产组合理论、马可维茨(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夏普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罗斯(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The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等。

决定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财富、预期收益、风险、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风险具有的特征是不确定性、普遍性、扩散性和突发性。

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可消除风险Diversifiable Risk 非系统风险Non-systematic Risk 风险厌恶型Risk-Averse、风险中性型Risk-Neutral、风险偏好型Risk-Loving

在现实中,由于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型的。

马可维茨(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 马可维茨(Markowitz)、夏普与米勒1990年诺贝尔奖 投资者行为的几个假设

分散原理是其重要原理,它是说通过评判组合,风险可以得到分散和降低。但组合N达到一定数量时,组合风险下降的速度会递减。

有效组合Efficient Set就是根据在既定收益下,风险最小或是既定风险下,收益最大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证券组合。所谓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就是在坐标轴上,将有效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组合连接而成的轨迹。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 即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

之间的关系 假设 分离定理,投资者的最佳风险资产组合,可以在并不知晓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时就加以确定。 市场组合Market Portfolio

资本市场线The Capital Market Line,CML就是无风险资产所对应的点A(0,rf)出发,经过市场组合点M的一条射线,它反映了市场组合M和无风险资产的所有可能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证券市场线The Security Market Line,SML表示的则是当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时,任意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与其风险的关系,这里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并不一定是有效组合。 βim=σim/σ2m β im

就是著名的贝塔系数,它是衡量系统性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即某项资产或资产组合 的收益率对整个资本市场回报变动的敏感性。 如果贝塔为1,表明只存在系统性风险,它越大表明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系统性风险也就越大。 套利定价理论APT

该模型以回报率形成的多因素模型为基础,用套利的概念来定义均衡。

在某种情况下,套利定价理论导出的风险-回报率关系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完全相同,使CAPM成为APT的一种特例。 假设、套利组合、套利定价理论的函数表达形式 第四章 商业银行

最早的近代银行是1580年的威尼斯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

中期债券Treasury Notes 长期债券Treasury Bonds 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备用信用证Standby Credit Letter;SCL

资产管理理论:真实票据说、资产转换说、预期收入说、超货币供给理论(就是提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资产管理理论强调负债是前提,资产受负债制约,银行管理只是在既定的资产下努力实现资产同负债相匹配。这种管理方法都属于资产管理方法。

放款审查6C原则: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或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

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负债不是既定的,而是可以由银行加以扩张的,银行是可以控制资金来源的。要求银行经营重点从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面,千方百计去扩大负债的能力。 负债管理理论:购买理论、销售理论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综合考虑,对应地进行分析):利率敏感性缺口、流动性缺口、期限匹配和利差、金融衍生品交易 中间业务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规避行政监管、规避利率汇率风险、技术创新、电子时代的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构成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基础。 现金漏损指客户总会将部分收入以现金形式保留在手中。 超额准备 第五章 中央银行

最早的是1656年的瑞典里克斯银行,先是私人银行,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行。 公认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作用的是1694年设立的英格兰银行。

1913年12月,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条例》的改革方案,正式成立联邦储备体系,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创建了中央银行制度。是由参加联邦储备体系的各个会员银行所认购的股份形成,

实质是私人股份资本的中央银行。 单一中央银行制、联邦中央银行制

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所谓发行基金是人民银行保管的已经印好而尚未进入流通的纸币。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争论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hts;SDRs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工具:地产信贷管制等。

直接信用管制手段:贷款量的最高限额、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

道义劝导: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书面通知、指示、口头通知,甚至面谈等。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 操作目标: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2、 效果目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中间目标选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r(利率)↓→I(投资)↑→Y(总收入)↑

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Pe(预期物价水平)↑→∏e(预期通货膨胀率)↑→r(利率)↓→I(投资)↑→Y(总收入)↑ 2、资产价格渠道: 利率、汇率、股价、信贷

汇率传导: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r(利率)↓→e(汇率)↓→NX(净出口)↑→Y(总收入)↑

影响倾向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的时滞、合理预期因素、其他

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货币学派主张,应制定“单一规则”来代替“相机抉择”。 凯恩斯学派造成“相机抉择”

第六章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阻滞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因素的分割性,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惧。 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

后果: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 金融深化的出发点:“实际货币需求”

麦金农认为,金融深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他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用以下函数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M/P)d =L[Y·I/Y(D-P*)]

Y代表收入;I代表投资;I/Y为投资占收入之比;D是各类存款名义利率的加权平均数;P*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金融深化的内容:要促进M/P的增长就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际利率水平D—P*。

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放松外汇限制、财政改革与之协调、放松对金融业务过多的限制、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等。 金融深化的争论和反思: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市场并不必然自发均衡的,储蓄上升并不意味着投资的上升。 1、强调有疚需求的作用;

2、认为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信贷配给也不可能消除,因而否定了金融深化理论认为提高利率、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会消除配给,从而提高投资质量的观点。 3、认为由于市场的失败,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新结构主义学派:强调通过产出而不是价格的变化来调节经济。 认为金融自由化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潜在的滞胀。 新制度主义学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