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发展战略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姑苏区发展战略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姑苏区SWORT分析 4.1发展优势 4.1.1交通优势

姑苏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东南部。姑苏区东接苏州市工业园区,南连苏州市吴中区,西邻苏州市高新区,北靠苏州市相城区,是苏州重要的经济、贸易和物流中心,地理区位十分重要。东距区域最繁忙的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南边还有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附近有沪宁高速、沪常高速公路,这为姑苏区的对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绕城高速公路、娄江快速路、北环快速路,等多条高速公路也为人们靠近认识姑苏区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新庄立交段是苏州市“井字加环”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开车上北环高架到姑苏区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北起苏州北站,南至宝带桥南的地铁二号线也加强了了姑苏区与相城区和吴中区的联系,为两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且姑苏区还被地铁1号线东西贯穿,使得姑苏区内的交通更加便利,加强了姑苏区内部的联系。而姑苏区外部被环城公路所包围,大大加强了姑苏区与外部的联系,同时推动了当地个产业的发展。 4.1.2深厚的文化底蕴

姑苏区有丰富的历史沉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该地区名胜古迹众多,其中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该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整体上姑苏区是有着千年深厚的吴文化的积淀。这一系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姑苏区的旅游业、商业发展提供了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的保障。

4.1.3区域经济产业的升级

国家大力推动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近些年来,姑苏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取得成绩。2013年姑苏区将着手把三个新城和古城规划建设成4个优势突出、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园,以此为载体,构建起六大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引导各类优质要素集群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城市之“核”。发展现代服务业,姑苏区有着古城文化,水城风貌、园林旅游、教育人才等诸多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在过去的几年,围绕“四区高地”的发展定位,姑苏区发挥优势,多措并举,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姑苏区各产业快速升级发展,有利于提升姑苏区的整体经济水平,为苏州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4.2发展劣势

4.2.1外来人口众多,社会问题难以处理

姑苏区是历史文化古城,外来人口众多,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入,短时间内难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大量流动人口带来住房、就业、、医保、社会治安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姑苏区的和谐发展。 4.2.2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缓慢

由于姑苏区是历史文化古城,政府出台了很多保护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其内第二产业发展的缓慢。姑苏区内的第二产业企业的数量是整个苏州市内各个地区中最少的,工业总产值也是最低的,占不到姑苏区经济总量的20%。姑苏区的经济总产值主要依靠服务业,但是这些年

来尽管服务业总量不断提高,但是占全市和市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表1:2014年姑苏区与其他地区工业企业数量比较(单位:个) 地区 姑苏区 吴中区 全部工规模以轻工业 重工业 国有 业 上工业 民营 外商及其他 港澳台 2464 39 17390 941 799 9 317 168 30 624 631 675 1 - - 4 27 523 114 8 414 679 3 4 6 2 工业园5734 区 吴江区 21837 1636 961 1054 576

4.2.3城镇发展空间有限,平面拓展困难

从姑苏区现状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合并了沧浪、平江、金阊区,但是可建设用地数量极少,因为他在市中心,受到地理区位的限制,姑苏区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同时苏州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已经将姑苏区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众多的要求。以此来看,姑苏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空间上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4.3发展机遇 4.3.1国际化和区域化

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性、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联系加强,分工合作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国际产业的转移给木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机遇。同时,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经济辐射能力加强,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

重要引擎。木渎地处长三角之中,自然受到上海经济的辐射。苏州市高新区产业和园区产业的升级都有利于促进姑苏区的产业升级完善,为木姑苏区带来好的发展,带领其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总体上,木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展机遇的平台更为广阔。 4.3.2政府政策

2012年9月1日,经国务院、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为姑苏区。姑苏区成为苏州市十二个区域级商贸功能区之一,这为姑苏区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江苏省十三五规划,实施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加快城镇群、城镇轴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大大促进了姑苏区的城镇化进度,有利于姑苏区的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 4.3.3城市交通建设

2007年12月26号,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开工,整个一号线途径苏州乐园,市政府,苏大,园区中心,连接了全市重要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广大的居民区。横穿姑苏区,并在乐桥等地方设立了轻轨站点。苏州地铁2号线于2009年12月开工,总工期4年。该工程从南向北纵贯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域,途径姑苏区。轻轨的建设改变了姑苏区的区域交通环境,为姑苏区融入苏州市区带来新的机遇。

4.3.4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措施

国际金融危机,国家调整战略,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加强内部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木渎外贸依存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