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能参加克拉玛依市中小学第三期校长高级研修班,可以说,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回首在南京的学习过程,感慨颇多,收获颇多。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财富和动力。现将参加南京晓庄学院的集中学习、蹲点学校的对口交流、实地考察等学习体会做以下汇报:

一、集中学习培训

这次理论培训历时10天,即2008年3月17日——3月28日,培训学习了十几个专题,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校本教研,法律法规,特色建设,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十天的学习中,在聆听了16位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后,使我对教学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教学理念、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心理、教学设计等方面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把在学习中的收获努力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傅宏老师,他的语言风趣幽默,深受我们学员的喜爱。他先给我们以美国为例分析了青少年问题现状令人忧虑,给我们讲述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基本问题,让我们要理解和善待青春期心理成熟,并以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些做法为例给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还教给我们舒缓学生压力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理解与尊重,适时鼓励;2、通过放松训练调节与缓解紧张状态;3、重视与家庭的配合;4、放眼长远,提高积极期待,教育学生为学的同时不忘为之培育。)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研修工作小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教科室

本学期,学校围绕主课题和学期中心工作将校本研修主题确定为“聚焦减负增效,打造绿色课堂”。根据学科特点和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要求,各学科聚焦打造“绿色”课堂,着眼减负增效,在实践中提出研究主题,在研究中指导课堂实践,注重过程,形成专题,切实提高了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完善制度,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学校根据本学期工作思路制订了具体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直接参与到教研组活动中,及时了解、反馈和解决教学教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教研组活动提供帮助。

学校对教师的校本研修提出明确要求,每学期须按规定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和自培自训的学习,同时每学年写一篇案例、一篇论文。实际操作下来,老师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大多数教师皆超额完成任务,成绩显著。在第八届全国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6位教师获奖,在南京市2009年度优秀教育案例、叙事评选中我校21位教师获奖,在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我校21位教师获奖等。

2.探索培训模式,做到常规加创新。

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以学校系列培训为主要活动形式,将此项工作形成为特色的常规工作。本学期,我们注重教师自我研修基础上的集中讨论和学习,主要形式有读书活动等,从暑期开始就布置教师有目的地读相关读物,并集中交流学习心得,读书学习的形式在金中实小已蔚然成风。

此外,我们继续为广大教师创造集中学习研讨的机会,如学期初,我校请来了江苏省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华教授和《江苏教育报》主任蒋新生就我校国际化教育理念展开漫谈,老师们受益

匪浅。再如9月27日下午,学校邀请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黄为良主任来校做了一场有关“小学数学核心知识”解读的讲座。深化了我校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知识”的认识,提升了数学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从而更加轻松地走在“简约数学”的大道上。

以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为引领,开展主题沙龙活动,注重教师的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根据学科特点确立相关主题,引领教师在研讨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提高校本研修水平。本学期我们按照计划,成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主题沙龙活动。

10月14日,适逢单周的周三,又是一次金中实小校本研修的时间。本次校本研修,全校教师齐聚一堂,就本学期校本研修的课题——聚焦“减负增效”,打造“绿色课堂”,展开沙龙式座谈。此前,学校已经围绕此课题,开展了行政班子、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两级研讨会,并碰撞出了极有意义的思维火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全校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各抒己见,畅谈“减负增效”。

元月20日下午,金中实小报告厅内暖意洋洋,学校校本研修特色活动——主题沙龙正在热烈进行着。继上次“聚集减负增效,打造绿色课堂”沙龙研讨活动之后,本次沙龙活动仍然围绕本学期校本研修主题“减负增效”展开,主题为“课堂中的‘精彩一瞬’”。

3.构建绿色课堂,促进教研水平。

围绕绿色课堂,分管领导长期地一线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定期总结。本学期在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下,我校迎来了区教学视导,经反馈,效果十分理想,视导成绩排在全区前列。

教研常规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轮听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间定地点开展研讨,围绕主题有针对性的提高、展示。

并且在做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我校的语文、数学、综合实践、体育四个学科分别承办了一次区级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金

中实小绿色课堂的实效性和特色化。同时学校也注重校际间的交流,如,金中实小和南湖三小数学教师联合开展了题为“简约数学之课堂练习设计”的校本研修活动就是两校教师对简约数学深度思考的开端,也成功开辟了一条校际合作教研之路。

4.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教师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校围绕“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两项课题研究为重点,一项是学校大课题——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另一项是省级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研究”。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作为学校大课题已成功立项为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校课题组多次商讨和修改,形成了较完善的课题方案,计划在下学期正式开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研究”承续上学期良好的研究态势,继续进一步研究下去。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开发和研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另一方面,我们正着手将学校筹建的自然科学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整合在一起,编写校本课程,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已形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建立起了一支校本课程建设队伍,课程的编写也已在科学有效的指导下展开。

而且,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我校本学期还在12月9日上午承办了一次区内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中协同教学的研究。江苏省教育学院的综合实践活动专家王明忠教授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王教授全程听课,并做了精彩点评,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是重塑校园文化的过程。区教研员周洪妹老师对金中实小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在个人课题研究上,教科室做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一方面有序组织好南京市第四期“个人课题”的申报工作,我校有7位教师的“个人课题”顺利立项,另有17位教师的“个人课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