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音乐课题研究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湾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对学生音准的培养与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合唱教学是感受、体验多声部感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合唱中,学生学会安静、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会忍让、会服从、会尊重、会分享。从这“三学、四会”中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立体音效,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品味,能体验到团队合作精神。

最近几年,合唱风迅速地蔓延到全国各地,温州市的合唱比赛日益增多,中小学的合唱水平也在迅速地发展。各级学校在这合唱的浪潮中前仆后继,蜂拥而至。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作为合唱的基础,正逐渐被更多的音乐教师所认识和重视,小学的音乐课堂正逐渐成为合唱教学舞台的“主阵地”,尤其是到中高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很多二声部的歌曲。在合唱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更要对学生的音准、节奏、声音均衡协调统一进行规范、严格而长期的训练。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合唱课,发现了以下现象:1、全班进行合唱时,很多孩子不够肯定也不够自信,走调的现象严重,特别是低声部的音准稳定性较差,会受高声部主旋律音准的影响,出现不和谐音效。2、有部分教师过于关注低声部的训练,从而导致合唱时,高声部的音准出现偏差。针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音准问题,该通过哪些途径与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呢?这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的。为此,笔者针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学生音准的培养做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二、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学术界针对合唱音准训练有很多的方法,如杨鸿年的《童声合唱训练学》、孟大鹏的《童声合唱训练》、钟维国的《中小学合唱实践课程》、《陈国权教合唱指挥》等等,都对合唱训练、合唱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在针对合唱教学的内容、意义或某种教学形式、方法的探讨。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歌唱教学方法,如《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匈牙利音乐教育》一书,阐述了很多歌唱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合唱音准有很大的帮助。

在针对合唱方面的论文也比较多,主要集中几个方面: 1、合唱发展的历史研究。 2、合唱排练中技巧的训练; 3、合唱创作者和合唱作品分析; 4、小学合唱教学实施的教育意义; 这些学术成果是重要的文献资料与线索,使我们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发现问题。通过参照与梳理,这些论文,可窥见我国在合唱教学上,理论建设的探索和富有深度地理性思考,但也存在不足。概览其文论,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科视角下合唱教学的基本原理及流变发展,但是作为以中小学合唱教学为主线的研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其研究比较滞后。没有针对学校合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性的研究,尤其没有一套适应当下小学课改,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科学的合唱教学体系。以小学合唱教学为视角,龙湾学区的调查研究为实践基地,是对学校合唱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小学合唱教学的深入改革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和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课题研究对象:小学阶段1-6年级学生,分为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高段(五六年级)。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由于合唱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阶段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渐成效,并且不同年段的学生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再者需要大量的音乐基本理论、音乐教育心理学和充足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搜索、观察、调查、实践、交流、反思等方式来实现研究。为此设置了以下研究内容:

(1)通过观摩、调查、交流获取现阶段学校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其中分为低、中、高段)。针对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提炼出主次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

(2)调研龙湾区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状况,通过交流、实践体会课堂合唱教学中解决音准问题的先进方式和方法,进行资源整合,汇总分析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常规合唱教学课堂中。

(3)通过分阶段、分年段进行合唱教学音乐实践活动,以解决音准为主题的系列合唱音准教学实践课。从低段到高段,全面地检验、验证解决合唱音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可行,总结经验,科学反思,形成理论依据。

(4)筛选资源,整合理论与实践中的优良成果,完成1—2篇的针对合唱教学中音准解决的案例或论文,将研究的成果已文字的形式进行汇编成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建立合唱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声音,使学生音乐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合唱音准能力。

2、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的技巧、技能的训练隐藏在课堂情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中,采用易学易练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有感情的合唱综合能力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用教学实践支撑教学理念,提升音乐教师合唱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找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2、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首先调查兄弟学校教师层面对合唱教学的实施情况,特别是针对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上;其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其对合唱的认识及音准的把握情况。 3、行动研究法

结合师生开展研究活动,主要以课堂实践为主,观摩学习为辅不断交流与反思,以实践活动所得的经验和反思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在实践中探究小学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的有效策略。

4、案例研究法

日常教学中搜集课堂合唱教学优秀案例,开展专题课堂实例研究,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分析比较,调整合唱音准教学的方式、方法。 5、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各阶段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的实践研究,形成一个小学低段、中段、高段班级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的理论经验,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步骤 步骤 时间安排 任务及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15年9月-12月 (1)成立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细化。 准备阶段 (2)搜集相关资料,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在课题组成员中全面深入的展开学习和研讨。 (3)访问专家和音乐老师,对学生的音准及任教老师进行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4)提出研究的方向及设想。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2016年3月-6月,(1)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收实施阶段 9月-12,2017年3集相关资料。 月-6月 (2)搜集优秀课堂合唱教学课例,进行观摩。 (3)定期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针对课例进行研讨。 课题阶段成果展示,组内成员上汇报课。 (4)积累、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具体资料,记录个案,撰写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17年9月-12月 (1)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归纳总总结阶段 结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2、人员分工 姓名 黄素燕 课题分工 (1)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以及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进行跟踪和监督。 (2)主要负责小学一二年级课堂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研究策略,反思,教学设计,课堂合唱教学展示。 (1)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负责撰写结题报告以及上报研究成果。 (2)主要负责小学五六年级课堂合唱工作单位 职称 龙湾区永中中学高级教师 第二小学 王思思 龙湾区永中小学一级教师 第二小学 张梦雅 梁晓毅 教学音准培养研究策略,反思,教学设计,课堂合唱教学展示。 (1)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进行跟踪和监督。 (2)主要负责小学三四年级课堂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研究策略,反思,教学设计,课堂合唱教学展示。 (1)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进行跟踪和监督。 (2)负责整理汇总课题研究材料及成果。 龙湾区海滨小学一级教师 第三小学 瑞安市塘下小学高级教师 上马小学 七、课题预期成果

1、顺利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教师教学总结、案例集或论文集等。

3、以低段、中段、高段三个阶段汇编小学生合唱教学优秀教学设计。 4、通过研究开出一节以解决学生合唱音准为主的示范课。

八、条件分析

首先,学校的领导对教科研人员的重视,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其次,龙湾区音乐团队的支持,音乐领导人的指引和优秀经验教师的分享交流。 再次,我们课题组成员均具有本科学历,素养高,责任心强。 最后,我校为合唱特色艺术学校,学校有一支合唱队和预备队每周进行常规训练,合唱氛围很好,有利于班级合唱教学的进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