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大连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大连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2.下列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募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B.“以己之常攻敌之短”是取胜的法宝。 C.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D.求闻之弱此,不若无闻也。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闲游(xián) 缥缈(piāo) 陈列(chén) ...B.珍奇(zhěn) 焚起(fén) 定然(dìnɡ) ...C.街市(jiāi) 不甚(shèn) 神秘(mì) ...D.流星(liú) 溅起(jiàn) 闪烁(yuè) ...

5.第一自然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气压江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 , ”,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 ,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三、诗歌鉴赏

7.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的?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8.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并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

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诲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 B.不知为不知/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温故而知新/故善学者假人之长 D.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简答。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10.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 犬:______ .(2)橐坚而不可穴也 穴:______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见:______ .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于:______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结局截然不同,原因分别是什么?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散文诗,回答问题。 荷叶·母亲 冰 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

1)这首散文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请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示“我”心情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取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最后一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时,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6)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句子,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 12. 洁白的栀子花

[美国]玛莎·阿伦 邓笛(编译)

从我12岁那年起,每次我过生日的这一天,花店都会将一束洁白的栀子花送到我家。花是给我的,可给我送花的是谁,连花店跑腿的小伙计也说不知道。花束上没插贺卡,也没留便条,事后也没人打电话说自己是送花人。几次以后,我也不再去打听是谁送的花了,我只是快乐地看着它,嗅着它,这神秘、漂亮的花儿迷人地躺在粉红的包装纸里散发出醉人的香味。

但我心中一直在想象谁是送花给我的人。这个人,或许有点害羞,或许很有个性,不想让人知道身份,但不论是谁,肯定是喜欢我或对我心存感激的人。由于处于人生花季,最让我激动的想象是,送花人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