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标准的类型与特征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才选拔标准的类型与特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人才选拔标准的类型与特征

人才的选拔,是企业注入新生力量、换发新活力的必经途径。不同的企业因其自身性质、领导层的用人理念等原因,有着不同的人才选拔标准。严格来说,不存在一种通用的人才选拔标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一、选人标准的四大类型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当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对选择标准的划分也不同。常见的人才选拔标准有四对:低标准与高标准,宽标准与严标准,硬标准与软标准,通用标准与个人标准。

1.低标准与高标准

如果一个岗位人才紧缺,招聘单位可能就会将标准稍微降低,即低标准;如果相同类型的人才很多,单位则可能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即高标准。

20世纪90年代,招聘一个懂现代管理方式的人力资源总监,难度相当大,因此只能考虑适当地降低标准,只要应聘者做过人事管理,有相关经验就可以了。

20世纪70年代,驾驶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当时会开车的人特别少。单位里的司机在清闲的时候,还可以帮助职工处理家里的事情。随着司机社会地位的逐渐升高,会开车的人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单位用人的标准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如今招聘单位对司机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比如,做领导的司机,不仅形象、气质要好,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细心地养护车辆,还不能太爱抱怨等。

2.严标准与宽标准

“宽进严出”是选人方面的古语,“宽进”是指在招募时尽量多招募些人才,以便于进一步筛选;“严出”是指要认真筛选,尽可能选择真正符合需要的人才。

因此,在招聘开始时可以将标准定得宽泛一些,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但是严标准与宽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可以被企业在招聘中同时采用。

3.硬标准与软标准

硬标准是指在招聘要求中具体的、必须达到的标准,例如,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者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等;软标准是指抽象的、弹性较大的标准,例如,要求具备目标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建立伙伴关系的能力等。硬标准易于分辨和判断,而软标准相对模糊不易区分。

在实际招聘过程中,硬标准和软标准的使用要有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硬标准用的比较多,通常用于划定选择的范围。软标准主要用于“人职匹配”,即在划定范围中选出最适合岗位和企业需要的人。

4.通用标准与个性标准

通用标准是指对某一特定岗位的一般要求。例如,两个单位同时招聘人力资源经理,虽然对工作者有相似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但是对职位要求却有一定的区别,这就是个性化因素,即个性标准。

通用标准更多来源于职位本身的因素,个性标准往往源于企业个性化的要求。对于比较成熟的企业而言,要求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成长型企业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可能会要求员工经常加班,更重视奉献精神和工作效率。

二、选人标准的两种观点

目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所选择的出发角度、制定的标准等,主要有两种思考角度。 第一,从岗位角度考虑,即从岗位出发的任职资格管理,是一个人顺利完成职责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即所谓任职资格,就是完成这个岗位的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二,从任职者素质的角度考虑的观点,即挑选“绩优者”的选人标准。同一岗位的两个任职者,绩效较好的就会成为用人的标杆和标准,这种标准注重的是对任职者素质更高的要求,而不仅是基本的要求。

这两种选人标准的差别在于:前者只要求基本合格,而后者则要求能够创造高绩效。 不同的选人标准制定的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挑选合格者的选人标准——KSAO模型

挑选合格者的选人标准,是基于这个岗位的任职资格所制定的用人标准。在任职资格中,KSAO模型是对于任职资格的高度概括,K:Knowledge,知识;S,即Skill,技术;A,即Ability,能力;O,即Other,其它因素。随着企业实践不断的丰富,KSAO模型也不断被补充新的内容。

要点提示

KSAO模型的具体内涵是: ① K,即Knowledge,知识; ② S,即Skill,技术; ③ A,即Ability,能力; ④ O,即Other,其它因素。

一般来说,在根据任职资格制定选人标准,即挑选“合格者”的时候,企业往往关注以

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

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知识(Knowledge),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专业知识,一是行业知识。如果企业要招聘的是管理岗位,应聘者既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也需要行业知识。例如,在房地产产业中,人力资源经理懂得房地产整个开发运营和管理的流程,属于专业知识;因为这个岗位本身是管理者,所以还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业知识

能力

关注岗位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Ability),要求更多的是从工作职责出发,而不是从胜任能力角度出发。例如,作为一个营销经理,需要制定企业的营销计划,可能需要其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经验和技能

关注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少工作经验和技能(Skill)。比如,很多招聘广告经常要求某岗位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一位非常优秀的应聘者,工作经验仅仅差一点就到三年,那么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或者选拔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考虑他;如果另外一个应聘者比之前那位条件强很多,但是工作经验差得更多一些,企业依然可能会考虑。

招聘者之所以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并不是要去关注工作年限,而是应该关注应聘者在过去的工作中主要做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兴趣

在招聘和选拔的过程当中,招聘者要关注应聘者的兴趣所在。针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功的问题,众人见仁见智。实际上,能够在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中体验到快乐,就是最幸福的。

【案例】

事与愿违的“提拔”

某单位的一个办公室主任,是位40多岁,工作做得非常优秀的女士,工作内容主要是做计划和采购等。几个领导对她的工作都非常满意,于是讨论道给她涨工资,担心这么优秀的人才流失,会对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办公室主任在该单位的薪酬体系当中属于二类岗位,最高级别基本工资只有6500元钱,这个主任的工资已经没有继续增加的余地。为了使她的工资水平能涨20%到25%,于是,领导们决定把她调到教务部主任的岗位,与办公室主任最大的区别在于需要协调形形色色的老师。在做这个决定的会议上,当时她没有反对,

于是就通过了。

两周之后,三个领导同时收到她的辞职报告。大家都很诧异地问道:“企业对你那么好,怎么还考虑辞职呢?”之后一位领导才了解到,她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是因为她是一个条理性、计划性非常强的人,能将所有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太善于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办公室只是计划部门,事务性部门,涉及不到与人协调的工作,所以她感觉不到压力。但当把她放到教务部主任的岗位上时,每天需要协调各个老师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的老师因为外面有客户,课程时间经常需要调整,就需要对课程做新的安排。处理这样非常棘手的事情,恰恰是她最不擅长、最不愿意从事、最苦恼的工作。

无论是考虑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员工,还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岗位调配,都要把个人的兴趣当作很重要的参考条件,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体现出最大的能力。

个性

关注岗位的工作者需要有什么样的个性。一些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个性特点往往需要和岗位特点相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例如,销售类的岗位需要工作者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很多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做大宗产品营销的人员中,营销经理的性格应该趋于内向、稳定,太过开朗的人往往兴趣过于广泛,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让人感觉缺乏距离感,容易给客户留下缺乏责任感、不稳定的印象。

当招聘者从性格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人适合某个岗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靠自己的想象,必须经过系统的对比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2.挑选绩优者的选人标准——注重素质

在从胜任者的角度挑选绩优者的时候,需要从优秀员工的角度,以优秀员工为标杆和目标去建立选人标准。

一般而言,主要考察两个方面: 素质指标差异

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定要研究,在某个岗位上表现最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究竟在哪些素质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事务处理能力,还是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素质类别指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