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浅议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浅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因为此时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才是服务公允价值的最好参照物。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授予日对股票期权进行计量。

(一)IASB

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于2004年2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IFRS2),要求采用了基于股票的报酬的企业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同时,还特别要求反映它对利润或亏损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IFRS2的目标是,不管企业使用何种形式的报酬,都应该对相关费用进行确认。 (二)美国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5年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3号——以股权为基础的支付》(SFAS123)中提出了以公允价值法处理股票期权的报酬成本,但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同时也允许采用会计准则委员会第25号意见书(APB25)中的内在价值法,而把公允价值法作为备选项。2001年年底以来,会计舞弊风暴席卷美国资本市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变成众矢之的。鉴于此,FASB于2004年3月对SFAS123进行修订,要求公司按照期权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财务报表中报告以股票期权等基于股权的补偿的成本。修订后的SFAS123与IFRS2基本保持了一致。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5年4月发布的最新规定,修订后的SFAS123于2005年6月15日之后的第一个会计年度开始执行。 (三)其他国家

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12月发布了股票期权处理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该准则适用于企业向其雇员支付基于股权的报酬。要求企业将自身股权价值变动的影响计入损益。

而欧盟委员会在2005年2月批准了在欧洲采用IFRS2,并将其生效日追溯至2005年1月1日。在2004年年底的会计监管委员会(ARC)会议上,这一规定几乎得到了所有成员国的一致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欧洲议会的支持。

从上述会计准则的发展动态可以看出,各国以及IASB在制定与股票期权相关的会计准则时,都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将其报酬成本费用化。

四、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应用

股票期权的推广应用及规范实施需要资本市场以及制度法规条件的配合,即使是一个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合宜的大环境,其激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目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市场全流通一旦实现,将大大提升国内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给股票期权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基础。同时,审议中的《公司法(修订草案)》对原第149条的限制回购股票的规定做了修改,允许将股份奖励给职工的公司按一定比例收购本公司股票。这一修改将解决股票期权实施时的股票来源问题。财政部国税总局通知,从2005年7月起对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开征个人所得税。国资委于2005年8月首次从政策面公开明确提出对中央企业经营者采取股权激励方式。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制度法规条件的不断完善,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应用条件逐渐成熟。但是,

作为规范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核心内容,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仍未出台。鉴于可以利用股权激励制度调动国有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形成互动,加紧制定股票期权的具体会计准则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总之,只有完备的市场环境以及制度法规体系,才能保障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规范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瑞华,《股票期权会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谢德仁、刘文,“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会计研究》,2002(9)。

5.李静、万继峰,“略谈员工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商业时代》,2005(6)。

4.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国际协调及相关国家会计准则的进展”,《会计研究》,2005(2)。

5.财政部会计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展及国外有关监管动态”,《会计研究》,2005(3)。

6.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国际协调及有关监管机构近期动态”,《会计研究》,2005(5)。

7.闻召林等,“股权激励酝酿境外试点有利于保护流通股东利益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5

05/20/content_2978706.htm,2005-05-20

8.卢晓平,“央企引入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8/20/content_3380941.htm,2005-8-20

本文转载自《金融会计》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