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试题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测试1(2013/11/23)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4 C 5 C 6 A 7 C 8 A 9 C 10 11 B 12 B 13 D 14 D 15.B 16 B 17 C 18 C 19A 【解析】中世纪基督教宣扬“因行称义”,人只有依靠教皇为首的教会才能得救,而宗教改革中倡导“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故选D。 【解析】涉及知识点为智者学派。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材料可以看出他强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反映其思想缺陷:护士道德建设。 【解析】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强调“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否定教会的权威和作用,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宣扬人得救的自主权 【解析】图片一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图片二《红楼梦》为中国明清时期作品,二者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故选A。 【解析】结合题干可以看出牛顿强调个人奋斗的必要性,人的成功、幸福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不是祈祷上帝,符合人文主义的含义,选C 【解析】强调管理的专业性,应该由专业人员管理国家政治事务,不应该用抽签等方式决定国家管理人员,所以选A。 A【解析】从希腊神话故事的内容看主要讲述人的一生,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解析】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与材料思想类似。 【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最大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由此直选D. 【解析】康德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倡导理性、自由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宗教改革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获救,事实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主张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B。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该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的产物。故选A。 20、D 【解析】“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指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故选D 21、C 【解析】“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 22 【解析】根据对题干信息的提取,期中蕴藏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人有追求幸福D 生活的权利,而且不但物质生活富有,还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渴望拥有知识。故选D。 23、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根据所学史实。 24、A 【解析】根据题干所示宗教革命起到思想解放和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故选A。 25 解析:根据所学,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D 26 A 27 C 28 A 29 D 30 31 C 32 B 33 动。本则材料中“因为他(教皇)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斗争性质,本题选D项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马丁路德作为宗教改革的领袖主张信仰得救,不靠教皇和天主教会势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根据所学,(1)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此时资本主义已经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2)思想主张:文艺复兴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其核心要求是摧毁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教会,又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主张的核心是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3)影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重要的思想运动,都为新型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范围的,他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4)程度: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入人心,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加彻底,其主张从理论上升到政治构建的高度。据此本题第②项错误,是启蒙运动时思想家的主张;第④项错误,文艺复兴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它不是文明再兴。第①③项说法符合所学。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属于莎士比亚作品展现的思想,他注重人的理性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解析:2008年广东高考卷有此类题型命题,现为常见的高考模拟题,较难判断,答题时需仔细分析材料,看清题意。本题根据所学,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创始的作品,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描写、抒发、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材料中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家这些说法都完全错误。故选D项。 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主要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国家主权在人民手中,如果专制暴君违反公共意志——法律,人民就有权利推翻他的人民主权说的思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A 解析: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而自由”和“思想自由”。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他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有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再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可见,关于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同在于达成目的的手段。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根据材料中“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一句分析,民主的宽松会引起文学产品的发展。 36.C 37.D 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根据材料中反对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内容可以看出,批判传统否认绝对权威。 D 解析: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社会契约”,四个选项中,只有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明确指向了封建制度。 34 B 35 D 38 B 39 40 D 41 方案:通过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3分) 影响:在当时他们宣传民主、自由等观念,要求维新变法,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 42 4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