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m 3 /kg

K

m/s

出口截面积: m 2

2 、 所以 kJ/(kg·k)

m 3 /kg

m 3 /kg

绝热压缩 kPa

点 3 :

K

K

kPa

m 3 /kg

点 4 :

kPa

K

循环热效率:

由图可知,进行定容放热时,其平均放热温度为 T 2m

若膨胀过程持续到 5 ( p 5 =p 1 ), 其平均放热温度为 T' 2m

因为 其中平均系热温度不变, T 2m 〉 T' 2m

所以循环热效率将提高 试卷三

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工质的( ) (a) 膨胀 (b) 压缩 (c) 凝结 (d) 加热

2、生产增压比相同、质量相同的同种压缩气体,余隙容积变大对活塞式压气机所消耗的比功的影响( )。 (a) 增大 ( b )减小 ( c )不变

3、已知 CO 2 和 N 2 的压力及温度均相同,则他们的比体积( ) (a)

( b )

( c )

4、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的熵( )

(a) 增大 ( b ) 减小 ( c ) 不变 ( 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5、在水蒸气定压汽化过程中,工质的温度没有变化,这时工质的热力学能( ) (a) 增大 ( b ) 减小 ( c )不变 ( d ) 可能增大 6、空气中水蒸汽所处的状态( )

(a)可以是饱和状态,也可以是过热蒸汽状态 (b)可能是饱和状态

(c)即不是饱和状态,也不是过热蒸汽状态 (d)只能是过热蒸汽状态 7、能量方程

适用于( )

(a) 只要是稳定流动,不管是否为可逆过程 ( b ) 非稳定流动,可逆过程 (c) 非稳定流动,不可逆过程 (d) 任意流动,任意过程

8、 恒温热源温度为 T 1 恒温冷源温度为 T 2 ,环境温度为 T 0 ,热源提供热量 Q 1 中的有效能为( ) (a) 热量 Q 1 减去 Q 1 中的无效能 ( b )卡诺循环热效率乘以 Q 1 (c)

二、判断正误(划“√”或“×”号)(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多变过程即任意过程( )。

2、在相同温度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循环效率最高,其他循环的效率都小 于卡诺循环的效率( )。

3、温度越高热力系所具有的热量越多( )。

4、在 T — s 图上,理想气体的定容线比定压线陡。 ( )

( d )

5、可逆绝热过程即等熵过程;反之,等熵过程必为可逆绝热过程。 ( )

6、环境温度恒定,若放置在恒温环境中的压力容器的压力表读数也不变,则说明容器中所装工质的质量也不变。 ( )

7、定压过程的热量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而不适用于实际气体。 ( )

8、压缩空气制冷装置循环的制冷系统制冷系数越大,其制冷量越大。 ( ) 三、填空(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一 卡诺制冷机,其性能系数 COP 值为 4 输入功率为 6KW ,则其制冷量为 ( )KW 。 2、某热机每完成一个循环,工质由高温热源吸热 2000kJ,向低温热源放热1200kJ,在压缩过程中工质得到外功650kJ,则膨胀过程中工质所作的功 ( )kJ。

3、某理想气体从 p 1 =1MPa , v 1 =0.4m 3 可逆定温膨胀到 v 2 =0.8m 3 , 气体对外所做的膨胀功为 ( )J

4、在环境温度为 300K 的条件下,一可逆机工作于两个恒温热源( 2000K , 400K )之间,吸热 200kJ,其中可用能为( ) kJ

5、已知当地大气压为 0.2Mpa ,压力容器中被测工质的压力为 0.1 MPa ,,此时该工质压力的测量应选用( )(真空计或压力表)测压计。

6、高压气流,当通过喷管时,气体速度得到提升,同时伴随着压力的 ( )( 升高还是降低)

7、工作于 927 ℃和 300 ℃之间的卡诺机,它的热效率为 ( ) 8、单位质量的空气从 100 ℃定压加热到 600 ℃时的吸热量为( ) kJ/kg( 空气比定压热容

=1.004kJ/(kg · K) )

四、计算(本大题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 、1kmol的理想气体从初态P1 =500kPa、T1 =340K,可逆绝热膨胀到原来容积的2倍。设气体cp =33.4kJ/(kmol·K), cV =25.12kJ/(kmol·K),试确定气体的终态温度,对外所做的功及熵的变化量

2、一封闭热力系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10kJ,并作出25kJ的功,然后对热力系加热15kJ使其恢复初态。试问恢复过程中热力系是否作功?其值为多少? 五、计算(本大题 32 分,每小题 16 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