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内容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化学教学论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化学教学论内容

第一章 导论

1.化学教育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为成形期,我国化学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进入充实发展期。

2.蒋明谦指出当代化学变革的主要特点: (1)从描述性的过渡到推理性的; (2)从主要是定性的过渡到定量的; (3)从主要是宏观的过渡到微观的; 3.化学教育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社会价值 (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①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②教

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

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或学会发展)。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4.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

1.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 (2)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

(3)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按照上述建议,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的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给予明确的界定。 3.化学课程的结构分为:(1)宏观结构

(2)微观结构4.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每个课程模块均为2学分,36课时,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

5.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种评价方式:纸笔测验方式、学

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7)采用学生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在高考命题上,化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化学课程标准是高校招生化学科

考试的命题依据;二是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有不同的要求。 6.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的缩写)

7.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 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8.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989年,由美国一大批 科学家和教育家共同制定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出版,提出“将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国家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目标整体表述: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高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2)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3)化学学科的特征

9.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作为学习内容,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基础知识,包含核心的化学概念、基本的化学原理、重要的化学事实以及化学的应用等。

(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科学素养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对认知领域的目标,美国学者布卢姆分成由低到高的六级水平: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较低水平 较高水平 11.内容标准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或行为对象)。

12.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价值的一种理性认识,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同时反映了课程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材建构的基本思想和编写模式。 课程理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结合P68) 13.义务教育互学课程的评价(注意纸笔测验P52):

(1)学生自我评价(通常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2)活动表现评价 (3)书面测验

要求:立足基础要求、突出实际应用、体现时代特征、融入科学探究

第三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构建

1.课程理念分为三类:

(1)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

(2)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重视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 (3)教材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试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对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从学习要素和学习水平两方面做了界定。 3. “先行组织者”(由美国学者奥苏贝尔提出)的形式,分析“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4.化学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应根据单元教材的内容思路做整体安排。活动的目的应清楚,活动的形式应易于操作,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注意点应予以提示。 5.教材不同栏目的特点(或功能):

(1)栏目1 你已经知道什么:一般设在新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需需找新学内容的“先行组织者”。

(2)栏目2 观察与思考:提示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图表模式,以及各种多媒体视频,展示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3)栏目3 活动与探究:指明活动的课题与方式,如实验探究、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和制作模型等,其中实验探究的比重最大。

(4)栏目4 联想与启示:利用情景新旧联系,触发学生思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栏目5 交流与讨论: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学生讨论。 (6)栏目6 拓展视野:在教材的适当位置穿插一些提高或扩展要求的内容素材,包括化学事实、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应用等,供学生选学,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7)栏目7 联系与实践:在每一节后呈现的基础性的问题,有联系实际、重视探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8)栏目8 整理与归纳:在每章结束之前,提示学生参照所给的问题或线索整理知识,有助于改变过去直叙知识要点或用框图表示的章后小结,以问题形式联系本章重点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兼顾对理念性问题的思考,从而增加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力度,对学生知识建构和良好自学能力的养成都是极为有益的。

第四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其基本任务:(1)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整合)形成具体的教学理念;

(2)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 2.

理性认识形成之前的活动实践1——理性认识1——理性认识形成之后的活动实践2——理性认识2实践1主体认识主体1认识主体2实践2主体

实践1是认识的来源,前理性认识活动依赖于实践1。在实践1的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

3.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水平: (1)直感设计——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者直观感觉来进行的教学设计。 (2)经验设计

(3)试验(辅助)设计

(4)系统设计

4.最简便、最贴近教师日常实践的教学设计模式:

制定行为目标 设计前侧 编制教学产品 设计后侧

实施形成性评价

5.化学教学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系统。

6.教学理念是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通常指有关的理论、理念和某些核心概念。 7.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首先需要树立下列新理念: (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

(4)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

(5)要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 (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8.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比较多时,应该优先选择既重要又具有关键性、迫切性的教学目标;

(2)制定教学目标时,通常应该选择为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要求;

(3)要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它们组织成协调、和谐、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

(4)注意因材施教。既要注意班级集体以及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又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适当的较高要求。 9.教育(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等人按照教育的——逻辑的——心理的原则,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根据他们的分类法,这三个领域被分为不同的类、亚类、次类等层次。

10.教学模式: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模式主要有: (1) 系统陈述知识模式 (2) 解答问题模式 (3) 验证知识模式

(4) 研究(解决)问题模式 (5) 历史发展模式

11.教学策略: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式,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

化学教学策略由相互联系着的教导策略和学习策略两部分组成。 12.化学教学活动(简答题)

定义:是化学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施教主体、学习主体分别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两主体双向互动所采取的有意识行为的总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