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一、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外部空间景物的利用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俗则屏之”,其方法就是用“障景”把有碍观瞻的景物隔于园外;另一种是“嘉则收之”,其方法就是运用“借景”将优美景物引入园内。

借景是中国园林打破界域,扩大空间,创造审美意境的重要方法,历来为造园家和园林美学家所重视。明末造园名家计成在其造园学名著《园冶》中第一次提出了借景的概念并作出了系统地阐述,极为精辟。书中写道:

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而佳则收之------

在借景的具体手法上,计成也作了全面的总结。他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借景手法进行造景的例子很多,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乃借赣江之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借南山之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乃借西岭雪、江边船。“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借景手法能把良辰美景等一切有利的造园因素毫不费力地为造园家所用。

二、借景的分类

根据计成关于借景方法的总结及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借景手法的历史经验,可将借景按距离、方位和所借内容、形式,概括为以下不同的类型序列。

1、以借景的空间距离、空间方位作为分类标准,可分为远借,近借,邻借,仰借,俯借等。 2、以借景的时间流程作为分类标准,计成所谓的“应时而借”,可分为借春,借夏,借秋,

借冬,借日月,借云雾等等。

3、以借景的具体造园要素为分类标准,可分为借山,借水,借建筑物,借花木等等。 4、以所借的形式美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又可分为借形,借色,借光,借声等。

三、借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借景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中有许多例子的确为点睛之笔,使园林景观增色不少。现结合实例,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出现的各种借景手法作一个系统的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以借景的空间距离、空间方位作为分类标准的借景类型系列。 1、远借

远借是指园林与所借景物的空间距离非常远,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最重要的借景类型之一。远借能最大限度地拓展视域,扩大空间,小中见大地创造富于诗情画意的美。为什么远借能使景物更加富有美感呢?从审美客体方面考虑:空气是不完全透明的,因而对象的距离愈远,色调就愈淡,光影对比就愈不明显,形体的轮廓就愈不明确。从审美主体方面考虑:眼睛的视力有限,愈远就看不清楚。这两方面同时结合起来,愈发使景物和谐、统一,具有朦胧美。王维的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被视为诗中有画的名句,正是因为它生动而传神地描写出朦胧美的审美意境。

现存的古典园林中,远借处理得最为理想的,除承德避暑山庄远借棒锤峰外,北京颐和园也极为出色地把远方的西山美景纳人园内。无论是在“画中游”,“鱼藻轩”,“湖山真意”等建筑中,还是在昆明湖滨,人们都可以看到远借在园内的如诗似画的湖山美景。在江南私家园林中,文人墨客出身的造园家更是把借景艺术运用得如火纯青。如处于城市中的拙政园,因借的自然条件极差,然而造园家却巧妙地把远方城外的北寺塔借进来了,丰富了景观层次,成为该园优美的景观之一。 2、近借

近借指得是园林与所借景物的空间距离相对来说比较近。远借给人的是朦胧美,而近借则给人一种明晰感和亲近感。如无锡寄畅园,地处惠山山麓,有极为优越的借景条件。它既可西借附近较大而富于野趣的惠山为景,又可东南借附近较小而山顶点缀着建筑物的锡山为景,而后者的景观效果更佳。园外的锡山可作为园内景物的背景,使得景观一层之上,更有一层,景观层次极为丰富。 3、邻借

比起近借,邻借的对象与园的距离更近,是紧密相邻的,所提供的景面也更为清晰,似乎就在园内。

苏州拙政园,西部原为补园,分属两家。补园在靠近两园分界墙的石山上,建有六角攒尖的宜两亭,登亭即可饱览隔园优美绮丽的风光;而由原拙政园隔墙西望宜两亭,也邻借到石山上亭阁高耸的一番景色。宜两亭对于两园都是相宜的,它使两园景色相互增色不少。 4、仰借、俯借

所谓远借、近借、邻借,都是对园和所借景物的距离而言的;仰借和俯借,则是从高和低的方位而言的。

苏州虎丘的拥翠山庄,是一个山麓台地园,不但可远借狮子山,而且在近处可仰借虎丘塔,俯借虎丘山麓一带景致。它视野开阔,多方借景,不失为结合地形充分利用空间的园林胜景。

(二)、以借景的时间流程作为分类标准的借景类型系列。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朝雾暮霞,都是大自然赐与人类的美好景色。这些美学素材是极为普遍的,也是很容易被人类所遗忘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它。白居易在庐山曾筑有白居易草堂,其在《草堂记》就写道:“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化,不可殚记。”这些优美景色,诗人不费多少代价就借为己有,岂不快哉!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就以包括这种应时而借在内的借景而著称。

(三)、以借景的具体造园要素为分类标准的借景类型系列。 1、借山

园林借景,在自然景物中借得最多的是山,因为山体高耸,最易于借入园中,而且山体也是自然美中不可或缺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园林中颇多以“借山”为题名的建筑。如沧浪亭有“看山楼”,拙政园有“见山楼”,颐和园有“山色湖光共一楼”等等。 2、借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于湖畔的园林多以借水见长。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昌滕王阁,扬州瘦西湖都以借水成园。还有苏州沧浪亭更是运用空廊把园外湖水引入到园内,极大弥了该园少水的缺憾。 3、借建筑、花木

在园林近旁或远方的艺术性建筑或观赏价值高的古树名木,都能成为造园家手中的构景素材。

(四)、以所借的形式美因素作为分类标准的借景类型系列。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诉诸听觉的“借声”运用得十分普遍。如留园的“留听阁”,“听雨轩”就是分别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和“雨打芭蕉”。那雨点敲打荷叶,芭蕉的声音,如歌如泣,婉转回旋,使人顿作尘外之想。江声,橹声,钟声,樵歌,渔唱等,作为一种特殊的“音画”被借到园林里来了,它诉诸审美主体的听觉,甚至引起审美主体的视觉联想,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四、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的借景艺术,是无数造园前辈在千百年的造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造园手法。它是扩展园林空间,丰富景观层次,创造深远意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被应用到包括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从岭南园林到寺庙园林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园林中。借景不仅在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当代造园艺术中极为常见的造景手法,理应引起广大同仁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因时因地制宜,继承并发扬借景艺术,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园林作品来。

借 景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古代的实践和理论

中国古代早就运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围,六桥锁烟水”的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个“景”又自成一体,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借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提出来,则始见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计成在“兴造论”里提出了“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泉流石注,互相借资”;“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等基本原则。

借景种类

借景可分为: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借景方法

大体有三种:1,开辟赏景透视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仰视或平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2,提升视景点的高度,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在园中堆山,筑台,建造楼、阁、亭等,让游者放眼远望,以穷千里目。3,借虚景,如朱熹的“半亩方塘”,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云影”;上海豫园中的花墙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 借景内容

有以下几类:1,借山、水、动物、植物、建筑等景物。如远岫屏列、平湖翻银、水村山郭、晴岚塔影、飞阁流丹、楼出霄汉、堞雉斜飞、长桥卧波、田畴纵横、竹树参差、鸡犬桑麻、雁阵鹭行、丹枫如醉、繁花烂漫、绿草如茵。2,借人为景物。如寻芳水滨、踏青原上、吟诗松荫、弹琴竹里、远浦归帆、渔舟唱晚、古寺钟声、梵音诵唱、酒旗高飘、社日箫鼓。3,借天文气象景物。如日出、日落、朝晖、晚霞、圆月、弯月、蓝天、星斗、云雾、彩虹、雨景、雪景、春风、朝露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声音来充实借景内容,如鸟唱蝉鸣、鸡啼犬吠、松海涛声、残荷夜雨。 借景实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