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小说阅读教师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2小说阅读教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说阅读考点总结

一、考试命题类型 (一)、按小说内容分

1、人物形象题 2、情节概括题 3、环境作用题 4、主题分析题

(二)、按命题方向分11类

1、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 2、人物形象题 3、人称题 4、情节分析题 5、行文结构题 6、环境题 7、主题分析题 8、语言理解题 9、艺术技巧题 10、赏析题 11、探究题

小说考试的11类题型

一、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 1、标题作用题 2、词语作用题 3、句子作用题 4、段落作用题

5、环境作用题 6、人称(人物形象)作用题 7、情节作用题 8、艺术技巧作用题

9、结构作用题 10、某词(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

一般提问方式: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提问变式: 1)为什么这样写? 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解题提示】 “作用”可从三方面考虑: 表层:写的是什么 1.内容

深层:情感

注:内容可能会涉及的方面有 段落大意(段中意);句子情感(句中情);文章主旨(文中旨)

对上:照应/呼应前文;呼应题目

2.结构 对下: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中间部分:承上启下+具体分析

3.效果: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真实可信;手法的效果等

1

(一) 标题作用

【常见主要考法】

?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指导】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

一 联系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二 体会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四 结合文章主旨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 :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字“走”

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散文标题作用【知识储备】 1、线索作用。如《背影》

2、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如《最后一课》

3、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 》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4、象征意味、寓意。

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解题思路

? 1. 揣摩标题含义

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 2.分析标题作用

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

? 3.最后分析其效果

2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答题样式:

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思路总结】

标题本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背景等

表层

(1).内容上 文章内容:交代主要内容、文章涉及到的主要对象、主要情节等

深层:文章主旨、主要情感等 (2).结构上:线索、统领全篇等 (3).效果上:吸引读者、有文采有意境、引起读者思考、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等 (4).修辞上:双关、反复或者其他

[试题回放]

例1:本篇小说以“棋子”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小说以“棋子”为题,表现了利用与被利用、设计与被设计的双重关系和深刻寓意,突出了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创意。

②小说以设宴和应宴为主线(明线)安排情节,以如何设宴和应宴作为计策巧妙构设,使小说张弛有度、收获自如,更为深刻地突出了主题。

例2:(2009年高考浙江卷)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

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例3:“水兮 水兮”,文字虽简而意蕴深厚,请分析以它为题目的妙处。(6分)《水兮水兮》

答:①“水兮,水兮”形成反复,感情浓厚,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效果 ②以“水”作为全文的叙事和抒情线索。——结构

③“兮”字增强抒情性,也暗含所写内容与屈原有关。——内容表层

④本文的“水”不仅有表面上的纯净,更有精神上的澄澈。借以赞颂文人单纯、执著、质朴、纯净的精神品质。——内容深层主旨 (写出三点即得6分,分析合理即可)

例4: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答:①双关——修辞

3

②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内容表层

③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内容深层主旨

例5:文章记叙了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标题?(6分)《暮色中的炊烟》 答:1)(从结构上分析)“炊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从情节发展分析)“炊烟”在人们生活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所以“炊烟”是人们判断老人生活状况的重要凭据,她的死亡正是通过消失的炊烟发现的。 3)(从表现人物命运的角度分析)“暮色中的炊烟”那涩而苦香的气息,让作者联想到俄罗斯老太太悲苦的命运。作者对“暮色中的炊烟”的描写,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4)(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炊烟”这个意象还寄寓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深切的怀念与同情。

(答对一点记两分)

【总结】题目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只要把作用题的思路掌握清楚,这类题型是可以拿满分的。关键就是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认真分析文章内容,离开内容的技巧只有空架子,很难拿分;没有技巧的答案没有答题方向,也不易拿分。

【实战演练】 祖传青瓷碗

落日照着那只旧船一起一伏,芦竹映衬着这古朴的木刻般的景色。老人一动不动地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斜拉桥。他脸上毫无表情,眼角皱纹向下斜伸着。新建的独塔式斜拉桥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大桥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摆渡生涯的终结。

“爷爷,爷爷,吃饭了。”小孙女捧着青瓷碗跑过来。这只青瓷碗也是老人心爱之物。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经和主人一起入了坟茔。青瓷碗厚实笨重,形体大而容量小,虽不是越州名产,但它的古朴也是别有风味的,不过老人对它的钟爱,却是因为这是祖传家珍,神圣可敬。老人历来用它吃饭,成了不容更改的规矩。而现在,渡口废弃,渡船闲下来,用这碗更成了他怀旧的一种慰藉。

这船陪他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浪涛,他靠了它立门面,翻造房屋,又靠它娶儿媳,现在儿子要用它来搞运输,搞长途贩运,他感到格外凄凉。他敌视地看了一眼儿子,一声不吭。

“爸,你快吃饭嘛,都凉了。”儿子不耐烦地说。 “爷爷,你快吃饭嘛。”小孙女用碗碰碰老人。

老人一转过身来。不料碰落了他那祖传的青瓷碗,一声沉闷的钝响,碗碎了。小孙女呆住了。老人抡起他的粗手掌,瞪圆布满红丝的眼睛,怒视他素来钟爱的小孙女。 儿子忙过来护住女儿说:“爸,碗碎了就罢了,也该换新的了。”

老人把怒气发在儿于身上,指骂着:“你这败家子,败尽家当的是你!”儿子耸耸肩,讪笑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翻屋不是拆了旧屋吗?”

老人暴怒了,喘着粗气,抖动白短髭,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好久才哼了一声,跳下船慢腾腾地穿过芦竹回家去了。 “爷爷生气了。”女儿泪汪汪地说。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