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大作业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汽车理论大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汽车理论大作业

20100410420车辆四班 杨江林

1.内容

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ABS模型,将ABS对整车的性能影响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来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2.原理

由轮胎纵向力特性可知,车轮的滑移率b s 决定了制动力和侧向力的大小。公式1给出了车轮滑移率b s 的定义。

式中,

为车速,对应线速度,V V 为汽车线速度, r R 为车轮半径,

为车轮线速

度。如图1所示为车辆在制动行使时,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制动力sb F 和侧向力y F 随车轮制动滑移率b s 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侧向力随滑移率b s 的增加而下降,当滑移率从1降为0时,制动力开始随滑移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滑移率增至某值opt s 时,制动力则随滑移率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公式1说明了车速与轮速的关系:当滑移率为1时,车速与轮速相等;当滑移率为0时,车轮已经处于抱死状态。车轮抱死滑移时,不仅制动力减少,制动强度降低,而且车轮侧向附着力也大大减少。因此,当前轮抱死滑移时,车辆丧失转向能力;而后轮抱死滑移则属于不稳定工况,易引起车辆急速甩尾的危险。

图1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根据制动时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可知,当把车轮滑移率的值控制在最佳滑移率20%附近时,汽车将能够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同时还拥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

附着系数的数值主要取决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的状况、轮胎的结构、胎面花纹、材料以及车速等因素。因此对于不同的路面来说,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是不同的。图2是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图2 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利用车轮滑移率的门限值及参考滑移率设计控制逻辑,使得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峰值附

着系数附近,从而获得最大的地面制动力和最小的制动距离。同时获得较大的侧向力,保证制动时的侧向稳定性。

ABS工作原理图

3. 模型

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建立是个复杂的过程,采用单轮模型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简化的单轮模型如图3。

图3 单车轮模型

由图可得到车辆的动力方程: 车辆运动方程:

m

dv??Fdt (1)

车轮运动方程:

Id??FR?Tbdt (2)

车辆纵向摩擦力:

F??N (3)

式中,m为1/4整车质量(kg);F为地面制动力(N);R为车轮半径(m);I为车轮

转动惯量(kg?m2);Tb为制动力矩(N?m),m);v 为车身速度(m/s);ω 为车轮角速度

(rad·s);N为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μ为地面摩擦系数。

汽车轮胎模型反映了车轮和地面附着系数与滑移率之间的关系。常用的轮胎模型有双线性模型、魔术公式模型等。但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本文采用双线性模型,把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简化为两段直线。如图4所示。

μh

μg

λc

图4 附着系数—滑移率双线性曲线

其计算公式为:

??h??????c?????h??g?c??h??g??1??c1??c?式中,μ为纵向附着系数;为最佳滑移率;?为滑移率。

???c???c (4)

?h为峰值附着系数;?g为滑移率为100%的附着系数;?c汽车制动器模型指制动器力矩与制动系气液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汽车制动时首先要克服制动器及制动缸中的弹簧回位力,设此力为Pm,则相应的制动力矩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Tb?0??Tb?Kf(P?Pm)P?PmP?Pm(5)

式中,Tb为制动器制动力矩(N?m);Kf为制动器制动系数(N?m/kPa);P为制动器气液压力(kPa);Pm为克服弹簧回位力所需的气液压力(kPa)。

由于制动器中各机械部件存在间隙和摩擦,导致了制动器滞后等强非线性动态特性,这些为制动器建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方便研究控制算法,本文在进行仿真时假设制动器为理想元件,忽略了由滞后性带来的影响。因此,制动器方程为:

Tb?KfP (6)

4. 汽车ABS的Simulink模型

采用Matlab/ Simulink 图形化建模工具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 将建立起来的汽车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和制动器模型连接成闭环仿真系统。最终得到的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