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 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 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天然气主要成分CO 和CH4)

12. 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纯净物)

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基本类型不包括氧化和还原反应)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单质、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19.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 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注:不是溶液的质量}*100%,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24. 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酸性越强PH值越小,碱性越强PH值越大)

碱的pH>7;如:NaOH、Ca(OH)2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 Mg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最外层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是阳离子,反正是阴离子。最外层等于4的既易得也易失电子,要根据情况而定)

26. 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 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 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 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 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2H2+O2=2H2O水不是污染物,所以没污染)

33.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 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O2。(这也是检验收集氧气是否满了,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口,看是否会复燃,若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35.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因为相对原子质量32比空气的相对原子质量29大,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36.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8. 磷在氧气中燃烧,呈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烟。烟是固体。 (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

39.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0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1)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色用来做催化剂)的混合物 KCLO3=KCI+O2

(2)高锰酸钾:其中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