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PES指标体系2.0(终2012)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MOPES指标体系2.0(终201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MOPES指标体系2.0

的时间界限指终点到站时间误差小于或等于3min的列车。

单位:列次/统计期。

计算方法:加开列次均计为线路准点列次。

4.5.2 线路列车准点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准点列车次数与线路实际开行列车次数之比,用以表示运营列车按规定时间准点运行的程度。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准点率?4.5.3 网络平均准点率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各线路准点列车次数与各线全部开行列车次数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网络平均准点率? 4.6 列车服务可靠度 4.6.1 线路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列车发生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计算方法:图定计划列次在执行过程中,列车在全程或某个车站的延误时间的绝对值大于等于5min。分5min(含)~15min、15min(含)~30min、30min(含)以上延误事件3类分别计算,因某一原因引起的多个5min(15min、30min)延误,作为1个5min(15min、30min)延误事件统计。 说明:若列车在所有车站的延误时间均小于5min,而终到延误时间超过5min,计为1个延误事件; 若列车在某个车站的延误时间大于等于5min,而终到延误时间未超过5min,此时需计为1个延误事件; 若同一列车在多个车站的延误时间均大于等于5min,此时只计为1个延误事件。 30分钟以上的延误事件需要提供解释说明。 4.6.2 线路列车服务可靠度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列车发生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之间平均行驶的车公里数。 单位:万车公里/件。 计算方法:线路列车服务可靠度=(线路日均运营里程×统计天数)/线路延误事件数。 5min(含)~15min线路列车服务可靠度=线路总运营里程/5min(含)~15min延误事件。 15min(含)~30min线路列车服务可靠度=线路总运营里程/15min(含)~30min延误事件。 30min线路列车服务可靠度=线路总运营里程/30min(含)以上延误事件。 4.6.3 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列车发生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线路准点列次数线路实际开行列次数?100。 ?线路准点列次数?100。 ?线路实际开行列次数17

MOPES指标体系2.0

计算方法:分5min(含)~15min、15min(含)~30min、30min(含)以上3类分别计算网络延误事件数。 网络列车延误事件次数=∑线路延误事件数。 4.6.4 车辆设备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车辆设备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说明:暂按全网5min及以上的延误事件数整体考虑,不具体分三个时间段。下同至4.6.12。 4.6.5 信号设备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信号设备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6 供电设备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供电设备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7 工务设施设备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工务设施设备(包括轨道、桥梁、隧道等)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8 屏蔽门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屏蔽门设备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9 其他设备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其他设备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10 员工因素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员工因素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11 乘客因素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乘客因素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12 其他因素引起的网络延误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由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引起的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的次数。 单位:件/统计期。 4.6.13 网络列车服务可靠度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中列车发生5min及以上延误事件之间平均行驶的车公里数。 单位:万车公里/件。

计算方法:网络列车服务可靠度=网络总运营里程/ ∑线路延误事件数。分5min(含)~15min、15min(含)~30min、30min(含)以上3类分别计算网络列车服务可靠度。

18

MOPES指标体系2.0

4.7 清客频率

4.7.1 线路清客列次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发生列车清客的列次数。 单位:列次/统计期。

计算方法:在运行图计划执行过程中,已进行载客的列车因故障、事故而无法继续执行载客业务,需要在车站或区间将乘客由车厢中清出至站台,均统计为清客;后续救援列车因推送故障列车需清客的也计入清客列次;因运营调整,始发站告知乘客变更终点站的列车不计入清客列次。 4.7.2 线路清客频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发生清客之间的平均运营里程。 单位:万车公里/列次。

计算方法:线路清客频率=(线路日均运营里程×统计天数)/线路清客列次。 4.7.3 网络清客列次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发生列车清客的列次数。 单位:列次/统计期。

计算方法:网络清客列次=∑线路清客列次。 4.7.4 网络清客频率

定义:统计期内,网络发生清客之间的平均运营里程。 单位:万车公里/列次。

计算方法:网络清客频率=网络总运营里程/网络清客列次。

5. 服务指标

5.1 乘客服务

5.1.1 乘客满意度(指数)变化率

定义:本期乘客满意度(指数)与上期乘客满意度(指数)相比的变化情况。 单位:% 计算方法:乘客满意度(指数)变化率=(本期乘客满意度(指数)-上期乘客满意度(指数))/上期乘客满意度(指数)×100。

说明:乘客满意度应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获得,服务组织或监督机构可委托第三方进行满意度测评。该指标按年度进行统计。 5.1.2 百万乘客有效投诉率

定义:统计期内,有效乘客投诉次数与网络客运总量之比。 单位:次/百万乘次。

计算方法:百万乘客有效投诉率=有效乘客投诉次数/网络总客运量。 说明:有效乘客投诉是指运营单位接到并确认属实的乘客投诉。

19

MOPES指标体系2.0

5.1.3 有效乘客投诉回复率

定义:统计期内,已经回复的有效乘客投诉次数与有效乘客投诉次数之比。有效乘客投诉应在接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回复,超过7个工作日按未回复处理。

单位:%

计算方法:有效乘客投诉回复率 =已经回复的有效乘客投诉次数/有效乘客投诉次数×100。

5.2 服务设施设备可靠度

5.2.1 售票机可靠度 定义:在统计期内,售票机实际服务时间与应服务时间之比,实际服务时间包括正常的加票和加币时间。 单位:% 计算方法:售票机可靠度?5.2.2 储值卡充值机可靠度 定义:在统计期内,储值卡充值机实际服务时间与应服务时间之比,实际服务时间包括正常的加票和加币时间。 单位:% 计算方法:储值卡冲值机可靠度?5.2.3 进出站闸机可靠度 定义:在统计期内,进出站闸机实际服务时间与应服务时间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进出站闸机可靠度?5.2.4 自动扶梯可靠度 定义:在统计期内,自动扶梯实际服务时间与应服务时间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自动扶梯可靠度?5.2.5 垂直电梯可靠度 定义:在统计期内,垂直电梯实际服务时间与应服务时间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垂直电梯可靠度?5.2.6 车站乘客信息系统可靠度

定义:在统计期内,车站乘客信息系统实际服务时间与应服务时间之比。 单位:%

售票机实际服务时间售票机应服务时间?100 储值卡冲值机实际服务时间储值卡冲值机应服务时间?100 进出站闸机实际服务时间进出站闸机应服务时间?100 自动扶梯实际服务时间自动扶梯应服务时间?100 垂直电梯实际服务时间垂直电梯应服务时间?100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