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即现代企业的后家族管理理论,并通过对管理理论逻辑演变的历史分析,试图界定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试图初步建立该理论的简单模型,最后,还简单介绍该理论的基本的管理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 后家族管理 家族企业 现代企业 管理融合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当今中国,不仅私营企业,而且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及民营承包企业等也大量采用家族管理的方式。笔者研究发现,有些现代公司制度的企业、上市公司等,不管他们承认还是不承认,实质上也采用了家族管理的模式。如今,家族管理与现代管理方式都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企业中,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着互补的功能。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现有的企业管理理论在介绍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时,都声称是把社会上多数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作为划分的标志,而得到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对于热热闹闹的家族管理与现代公司管理的争论却只字不提,甚至将家族管理视为现代管理的天敌。而曾经对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研究得比较多的学者,如克林·盖尔西克,周其仁等都认为家族管理是企业成长阶段的必然过程,具有历史性;有的学者尽管承认家族管理与现代管理在社会上可以共存,但并没有指出家族管理和现代管理在一个企业内也是可以共存的,并没有对家族管理与现代管理的结合作出研究。然而,笔者认为,家族管理不仅可以和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成为新型的后家族管理的管理模式,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新兴的管理理论,成为当代管理理论的前沿。

本文试图介绍作者在近两年所做的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研究成果,从哲学思想、理论模型和管理方法角度考察后家族管理的概念、本质、任务、地位和方法等,还介绍了后家族管理的逻辑演变。本文的第一部分概述后家族管理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后家族管理的基本的逻辑演变;第三部分介绍了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介绍后家族管理的基本的管理方法;最后是本文的总结,并指出本文及其作者的其它研究成果都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有待后续的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化。

2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含义

2.1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post-family management of current enterprise)不是指存在于家族企业里的家族管理,它从两个方面发展了家族管理的概念。一是后家族管理的“家族”是指家族网络圈,即包括亲属、创始人共同体以及情缘共同体组成的具有家族性质和血缘特征的“家族群体”。其中,创始人共同体就是指在企业的创业过程中发起人与其同学、同事以及邻居等结合成的利益共同体,具有与血缘关系相同的特征。情缘共同体是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培育某些企业成员成为亲信并结合为利益共同体,也具有与血缘联结方式的相同特征。二是后家族管理的“管理”是指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结构与传统的家族管理的“管理结构”相融合,成为新型的管理模式。因此,后家族管理是存在于现代企业中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家族企业里的家族管理方式明显不同。

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并非是人事管理,或者至少说,不全是人事管理,但是包括人事管理,即包括人事招聘、选拔、任命、跟踪、升迁等等;但是,后家族管理还包括战略、生产、营销、财务、组织等的管理,它是全方位的系统的管理模式,而且后家族管理是由非正式的结构——“血缘系统”和正式结构——“组织系统”相结合的管理系统。这里可以借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概念来分析和研究血缘系统与组织系统的关系。

组织系统是正式的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其组织制度和规范对成员有约束力。而血缘系统是非正式的组织结构,没有明确的公司规定。但是,这不等于说,血缘关系就没有约束力,相反,血缘关系是利用姻亲及其道德和传统来约束成员,这也正是家族管理的组织结构的力量源泉,是充分运用组织资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事实上,血缘关系所组成的结构除了同样具有组织的功能以外,还具有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风险成本很低的特点。 2.2现代企业的后家族管理的研究对象

显然,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家族企业,还包括现代企业。首先原于该理论是试图建立普适性的管理理论;再因为该理论是总结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现状,并通过调查问卷来反映普遍企业的管理模式的;最后还因为后家族管理是家族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管理模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因此本理论不仅研究考察员工的职能的评定、岗位的评定,还包括研究非正式结构的血缘关系系统如何进入企业的正式的管理系统;企业如何进行系统的融合和再造;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利用该理论解释

国有企业改革,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等等。 2.3现代企业的后家族管理的研究方法

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研究不仅遵循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历史法、比较法、抽象法、综合法、批判法等,同时,笔者还认为,实证研究应该是本理论研究的基石。因而笔者曾经在河南郑州做过将近半年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其中共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4份,其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5%。关于问卷调查的详细情况可参阅笔者发表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的论文《现代企业的后家族管理》。

同时,笔者在后续研究中,一边沿用原来的调查资料,一边还将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并进行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和敏感性检验等,加深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3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逻辑演变

准确地说,不能把家族管理、现代管理和后家族管理的发展过程当作一种严格的逻辑演变过程,但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到管理模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和路径依赖的性质。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是从家族管理、现代管理转变过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展起来的。 3.1家族管理阶段

家族管理阶段是第一阶段,是随着原始企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在迫切要求管理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依靠家族人员管理企业的模式。由于没有机器化大生产,人员不

成本/收益 企业扩张线/收益线 非正式组织管理成本线 正式组织管理成本线 多,外界环境不复杂的情况下,该种方式是比较适合的管理模式。现在的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不仅因为庙小,人才少,而且它的家族管理模式的收益远远大于家

时间 族管理的成本,因而通常采用家族管理的方式。如图1所示,家族管理阶段位于图形OA阶段。

O A B T 图1 后家族管理的演变图 企业的扩张线也就是企业的收益曲线,假定为正斜率的直线,即R??1??1?T;非正

式组织管理成本线也就是家族管理的成本线,即利用血缘关系的成本线,是一条向上凸的曲线,其中一阶导数大于零,二阶导数小于零,即CU?f(T);其中,f'(T)?0;f''(T)?0;而

正式组织管理成本线是现代管理成本线,假定为斜率为正,但小于企业扩张线的直线,

这可理解,如果大于企业的扩张线,企业就没有扩张的冲动,所以公式为C由图可知,???12F??2??①

2?T?0;?1??2?0;

随着企业的扩大,人们认识观念的加深和现代管理的要求,企业进入第二阶段,即现代管理阶段。 3.2现代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显然是因为家族管理成本太高,只能通过建立正式的组织来进行管理,并结合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数学和企业管理理论,出现现代管理阶段。事实上,管理科学的发展也是从该阶段才真正开始。于是出现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但是,出于理论研究的方便,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合并为新的现代管理,并不会影响研究结论。该阶段处于AB阶段。 3.3后家族管理阶段

当企业发展到进入BT阶段后,家族管理的成本降低,而组织管理成本相对提高,因此现阶段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换句话说,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情况而选择不同管理成本较低的方式,把具有较低的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风险成本的血缘关系进入企业管理系统,融合为后家族管理的管理模式。

所以,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逻辑演变主要是成本与收益变化所形成的,并随着企业条件、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4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理论模型 4.1后家族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图

当血缘关系进入企业系统后,它将对企业的管理系统产生影响,在企业组织系统中,加入了家族网络圈的管理子系统。因此,我们将进行管理功能的创新研究。如图2所示,

战略部 生产部 设计 工艺 市场部 生产车间 总经理 家族网络圈中枢 财务部 人事部 市场总监 研究与开发部 监察部 图2企业管理组织系统 实线表示的是按照公众企业的组织结构所进行企业组织运行和企业信息传递线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