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初中地理会考详细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0初中地理会考详细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地形: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 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 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影响

①带动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冀北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地,一般降 水量越大;山区地表坡度较大,地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3、脆弱的生态环境

?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4、生态建设

?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水土流失的治理: 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修梯田;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P75中的图8.17) ?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o~35 oN,地处亚热带地区 。 ②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东部濒临海洋。 ③相对位置: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范围: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 ?自然条件

①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③水文:河湖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④资源:耕地、水能、矿产。

?长江上游与中下游的环境差异及利用:

地形特点 水文特征 水资源利用方式 长江上游 流经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流量较小 发展水电业、旅游业。

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流速快 高耸,雄伟壮观。 长江中下 流经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流量较大 发展淡水养殖业、内河

游 梯,地势低平,江阔水深,流速较小 航运业及旅游业。 水流平稳,水网密布。

45

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纽带作用——承东启西

①以长江为轴线将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 ②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优势:

沿海地带——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③作用: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信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辐射作用——沟通南北

①基础——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平在国内位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②动力——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 ③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向北辐射。

④意义——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世界著名的沿河产业带:长江沿江地带、莱茵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 3、沿江地带的城市(P80中的图8.26) ?四大城市群

中心城市 城市群 上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南京 长江下游城市群 武汉 长江中游城市群 重庆 长江上游城市群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①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 ②工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金融:重要的金融中心 ④文化: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⑤商业:最大的商业中心

⑥经济: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4、沿江地带的工业(P82中的图8.29) ①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 铁路干线 入江主要支流 工业基地 攀枝花、六盘水 重庆 成昆线 雅砻江 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成渝线 嘉陵江 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武汉 京广线 汉江 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南京、上海 京沪线 秦淮河、黄浦江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四大工业走廊: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

46

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问题、危害、原因及对策: 环境问题表现 危害 产生原因 治理对策 ①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 ②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①兴建水利设施,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 ②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 ③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 ④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 水土流失(上游) ①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 ②水库淤积,降低发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电、灌溉和防洪效益 落后,人们为了眼前利③河道淤塞导致通航益,毁林开荒、陡坡垦能力下降 殖 ④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淤积,加重洪水灾害 ①自然因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②人为因素——上游①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洪涝灾巨大损失 塞,加上围垦造成调洪害(中、②生态环境遭受创伤,能力降低,河道防洪能下游) 难以恢复 力减弱,加上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险工隐患多。 ①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治理,按期达标。 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②对新建项目要做到生产与“三废”水体污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防治同时规划,同步建设。 染 康,影响水生物生存。 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同③对上海等工业聚集程度高的地步。 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导致水体、土壤酸化,酸雨 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耗煤量大,煤的含硫量高。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分布于华中、西南、华东。

47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国情:

①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②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区域差异: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区域合作:加强区域联系,互惠互利。

①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包括13个省区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②四大跨世纪工程: 重点工程 西线方案 南水北调 中线方案 东线方案 西气东输 南部大通道 西电东送 中部大通道 北部大通道 输送资源源地 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 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 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电站 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站、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 黄河上游水电站和山西、蒙西地区坑口火电站 输送目的地 入黄河、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 北京和天津 河北、天津 上海 广东 华东地区 北京、天津、唐山 2、在世界中求发展 ?中国与WTO

①2001年12月11日,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成为WTO 143个成员国。 ②中国加入WTO原因:

发挥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

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事实证明,自入世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的一个亮点。

发展途径: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

径。这说明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竞争中求发展。我们只有加入WTO,才能参与到这样的竞争合作中,促进祖国的发展。

重大责任: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

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人类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国内 利用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合理改造不利条件,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地区优势,互惠互利。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①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国际 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②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肩负着重大责任。

48

附“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 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2.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23.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6.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27.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8.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29.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