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社会学考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明确生活目标 培养社会角色

16.社会化的途径:人的社会化是经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的教化,便谈不上个体内化;没有个体的内化,社会教化就不可能。社会教化更多地是从社会环境因素论及社会化,而个体内化较多地是从个体能动作用方面探讨社会化。 A社会教化:在社会教化过程中,社会文化往往是作为宏观社会环境对人发生作用的,它对人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与人有直接联系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来实现的。

? 家庭: 父母教养(教养态度,榜样的力量);家庭氛围;榜样的力量;家庭氛围:

民主型;正统型;放任型;冲突型;包办型

学校: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强调社会化的专门性、系统性,带有强制性。 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规范的要求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和把握在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伙伴群体,在社会学中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与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社会化是大不相同的。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人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了解许多过去无法了解的东西。

B个体内化:社会教化是个体的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转变为内部现实。这个过程称个体内化。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奖赏是个体内化的主要方式。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以及自我奖赏,在个体内化的过程中互为关联又相对区分,共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外部现实的内部化。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是最富于模

仿性的生物”。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观察学习对于个体的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模仿包括直接的模仿和直接的反模仿。

观察学习并非简单的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但仅仅通过观察学习是不够的,观察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直接学习的过程,而对于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还需要其他的方式进行补充。

自我奖赏;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时,便是自我奖赏。这种报酬可能是满意的评价,或是一定的享受。自我奖赏也是自我内化的一种方式。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时,便是自我奖赏。这种报酬可能是满意的评价,或是一定的享受。自我奖赏也是自我内化的一种方式。

认知加工;认知加工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像、表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把现实世界内部化的过程。个体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不是像照镜子那样简单机械。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也不一样,因而进入人脑的现实世界也不一样。

个体认知加工的意义,就在于对现实世界有选择,而在内部改造个体的知识经验。 较色扮演;角色是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个体在社会中总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行动。因为期望不是单一的,因而个体在不断地扮演各种角色。在家里可能是父亲或儿子,在单位可能是领导者或被领导者。角色扮演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是在人际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主观认同:主观认同是个体把自己类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称自居。

认同的个体称为“重要他人”。以父母自居,那么父母便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这个重要他人便成为个体效仿的榜样。与父母认同是婴幼儿的一种主要的内化方式,但当年龄稍长,个体就与他的同伴、好朋友相认同。

个体与群体认同,那么,这个群体称为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观念,一般会自觉地为个体所内化 。 17.

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对社会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来说,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 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 情感(感觉与感情)。

“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人格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认识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它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库利:镜中我: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2.米德:角色借用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与“客我(me)”。

? 较色扮演:“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如在每个正常婴

儿和儿童那里都有的无约束的冲动和动力。

?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模式:

模仿; 嬉戏;群体游戏 模仿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仅仅从事米德所说的与父母“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客我”尚未发展起来。

嬉戏阶段:从两岁时开始,大约持续几年的时间,这时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role taking):他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起初,儿童开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的角色。(重要他人:指与儿童相处十分密切、同事对他们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那些人。)

群体游戏阶段 三四岁以后,一个人的群体游戏阶段就立即开始了。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同时他们也把家庭看作是他们所隶属于的群体。儿童开始关心在非家庭群体、包括作为整体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即米德所说的一般他人

3.弗洛伊德: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组成,同肉体联系着并从中得到能量,它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社会化的理论:

4.埃里克森:认同危机艾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然而,由于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大家都称他为“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冲动;埃里克森主要关心的则是更为“理性”的自我的世界。埃里克森把自我的发展分为八个心理阶段,埃里克森相信,人格发展是终其一生的事情,而不仅仅在儿童期。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 (2)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2—3岁) (3) 主动与内疚(学龄前,4—5岁)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 (6)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 (8)完美与绝望(老年期)。

5.皮亚杰: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论,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发展起来的,他所关心的只是人格发展的某个局部,也即认知的发展,或者说,我们学会思考的途径。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 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 ? 前操作阶段(2岁到7岁)

? 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2岁) ? 形式操作阶段(12岁-15岁)

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实践构成的序列。

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度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

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要点: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相关性 生命的时间安排 人的能动性

18.社会角色的含义

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9.角色集的含义: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社会角色在一个角色扮演者身上的集合和重叠;另一种则是不同角色扮演者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在同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集合 20.社会学类型的区分;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 所谓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性别、种族、民族等角色。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二)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可将社会角色划分为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

——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

——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三)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

——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

——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四)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

——所谓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表现性角色

——指所谓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20.社会角色扮演的三个阶段: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考察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社会角色的表现是从静态上对角色扮演的考察。 (一) 布景与道具

(二)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三)台前、台后的表现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一)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也叫角色期望,它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与要求 。 (二)角色领悟 角色领悟,也叫角色认知,它是指角色的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色实践

角色实践,也叫角色行为。它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21.角色距离: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它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22.社会角色的失调

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

1. 角色间的冲突

2. 角色内的冲突

角色不清 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常常感到很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角色中断

所谓角色中断,只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角色失败

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指因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角色失败通常有两种表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