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法预习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法预习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实验二 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

一、

实验目的

理解薄层层析的分析原理

学习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方法 掌握薄层层析法基本操作

学会用薄层层析法鉴定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1) (2) (3) (4)

二、 实验原理

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番茄(西红柿)、南瓜、西瓜、柿子、桃、芒果、葡萄、草莓、柑橘等果实,茶的叶子及胡萝卜、甘蓝等根部也含有番茄红素。由于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因此,番茄红素日益受到营养界的关注。

番茄红素

β-胡萝卜素存在于黄、红色蔬菜中,以胡萝卜中含量尤富。番茄中也含有一些β-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人体中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夜盲症,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β-胡萝卜素

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都是类胡萝卜素。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脱水,然后用环乙烷提取,最后利用二者的极性差异用薄层层析法(TLC法)鉴定。

三、实验步骤

(一)、番茄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 1、除水分

称取番茄4g于研体中→捣烂→在漏斗中沥去水分→用纸巾包裹残渣→在研体中滤去水分→加3ml95%乙醇→搅拌→压出乙醇液并弃去→重复一次除水操作→得到残渣

2、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置残渣于研体中→加2ml环己烷→搅拌→提取液移至干燥的小试剂管中→加少

量的无水硫酸钠→充分振摇→试管口塞上棉花,置于暗处备用

(二)薄层层析 1、点样

TLC板→画起点线、终点线和标记样品点→点样

2、展开

层析缸(底部垫滤纸)→加适量环己烷后展开→取出TLC板→立即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和圈出斑点

3、计算计算比移值Rf

四、思考题

(一)拖尾现象产生之原因及解决方法: 1、点样量太多,展开剂不能全部负载。

解决方法:寻出合适之点样量后,再进行层析。

2、展开剂pH值偏高。如以中性展开剂层析酸性物质时,常形成斑点拖尾。 解决方法:在展开剂中加入酸,使解离受到抑制,即可防止斑点拖尾。

3、展开剂的pH值偏低。如以中性展开剂层析生物碱和其它弱碱时,常观察到斑点拖尾。

解决方法:在层析K值在10-3~10-8的碱性化合物时,展开剂应调至碱性(如加入吡啶、二乙胺等)。

4、吸附剂pH的影响。 由于化合物与薄层上的酸、碱成盐而产生拖尾现象。 解决方法:换用pH合适的吸附剂或调整展开剂的pH,如加入酸或碱等。

5、吸附剂和展开剂中痕迹量的金属离子(如Ca2+、Mg2+等),使层析后的斑点形成拖尾。特别是被展开的化合物具有-COOH及酚-OH等基团时。

解决方法:采用纯净的酸来洗涤和处理吸附剂。展开剂可用精制的方法来除去金属离子。

(二)为什么番茄红素是红的而β-胡萝卜素是黄的?

胡萝卜素极性比番茄红素小所波长更短偏黄色;番茄红素极性大波长长接近红色 (三)展开剂的高度若超过了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什么影响?

展开剂若高于样品点,会使本就少量的样品溶于展开剂,难以随展开剂的展开而分离.达不到分析的目的

五、注意事项

1、画线时要用铅笔和直尺,线迹要轻,手勿触及板面

2、点样要轻。根据样品浓度重复若干次。每次需点在同一圆心上,点样斑点直径在要小于2mm。重复点样时或展开时需先等斑点的溶剂挥干。 3、加环己烷时液面不得超过起始线。

4、当溶剂前沿上升到终点线时取出TLC板。

5、二氯甲烷挥发性较大,本实验采用挥发性较小的环己烷做提取剂,减少对实验室的污染。因两者不与水混溶,只有除水后才能有效从组织中萃取出类胡萝卜素。

6、点样时斑点要点的越小越好,点好的斑点直径应小于2mm,且不能过量,否则会造成展开后斑点拖尾或者相互覆盖。

7、若提取液的溶剂挥发了,可加几滴环己烷,振摇混合物,使样品溶解。 8、溶液不用时应避光保存,以防高度不饱和烃发生光化学氧化。

9、取出后应立即在展开液前沿做标记,否则等展开液挥发后,就无法确定展开液上升的高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