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钻探编录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水文钻探编录技术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

水文地质钻探编录要求

1、取心回次校对统计

包括回次编号、回次起始深度、回次终止深度、回次进尺、回次岩心长度、取心率。 2、岩性编录

(1)分层深度

包括层号、起止深度、层厚内容。 (2)地质—水文地质描述

包括必须描述的项目和选择描述的项目。必须描述的项目指不同岩性岩心均具备的描述内容,选择描述的项目为可见即描述,不可见则不描述的内容。

必须描述项目:岩性定名、颜色、均匀性、湿度、密实度、

岩心形态、刀切面内容。

①岩性定名—参照水文地质编图规范、供水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等相关资料,本次项目岩性根据岩土颗粒由细到粗定名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粉砂、粉细砂、细砂、中细砂、中砂、中粗砂、粗砂、砾砂、卵石(砾石)、漂石。

②颜色—参照以往本区水文地质资料,颜色描述分为灰色系(浅灰、灰、深灰、青灰、黄灰、黑灰);黄色系(灰黄、褐黄、黄褐、棕黄);红色系(棕红);棕色系(红棕、黄棕);绿色系(灰绿);黑色系(灰黑、黑)。视编录时的实际情况,经现场研究,可合理引入新色调。

③均匀性—描述纯净程度,可用“较纯、均匀、较均匀、不均匀”等描述。

④湿度—反映岩土体含水率,反映岩土体是否饱水,参与地下水文循环。分为:很干、干、稍干、稍湿、湿、很湿。

⑤密实度—反映岩土体致密程度,分为:致密、稍致密、较松散、松散。

⑥岩心形态—反映岩心整体形态,分为:长柱状(大于20cm)、短柱状(10—20cm)、块状(小于20cm,或刀切后呈碎块状)。

⑦刀切面—粗糙、较粗糙、较光滑、光滑。

选择描述项目:构造(层理)、矿物成分、磨圆度、分选性、

结核、包裹体和透镜体、胶结程度和胶结类型、古生物、层间接触关系等。

①构造(层理)—主要包括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板状层理、槽状层理、楔状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

②矿物成分—主要为粉土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矿物成分及卵砾石的成分。本区常见的有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暗色矿物成分不好辨别时可笼统称为“其他暗色矿物”。目力范围内估算矿物百分含量。

③磨圆度—描述可见颗粒的磨圆度,分为好、中等、差。或以(次)棱角、(次)磨圆描述。

④分选性—分为好、较好、较差、差。

⑤结核—钙质结核、铁锰结核,要描述粒径、形态、富集程度等内容。含量以“大量、较多、少量、微量、偶见”等词汇描述。结核富集并且单独成层要描述为“xx结核层”。

⑥包裹体和透镜体—描述其内容物和形态、尺寸等。

⑦胶结程度和胶结类型—描述粘质砂质成分混杂时的状态。总体分为化学胶结、生物胶结等。常见钙质胶结、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分为全胶结、半胶结等。

⑧古生物—本区常见古生物包括:旋螺、副豆螺、织纹螺、蚶(毛蚶)、蛤(中华青蛤)、蚬、牡蛎、丽蚌等。要描述其形态(完整、碎片状等)、大小及含量。含量以“大量、较多、少量、微量、偶见”等词汇描述。 3、取样情况

取样的深度和厚度,另需记录在专门取样表格上。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