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附件一:110(66)kV-500kV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01附件一:110(66)kV-500kV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 定期检查导地线的夹具(悬垂线夹、耐张线夹、间隔棒线夹、防振锤线夹、阻尼线线夹、警航装置线夹)出口处有无断股。若断股,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在运行3~5个月后应对各夹具重新紧固一次,以后每两年对各夹具至少紧固一次。

(9) 对于盘形悬式瓷质绝缘子,每年宜进行“低零值”的检测,发现“低零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

第十六条 防覆冰舞动监督

1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8-2002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 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 2 勘测设计

新建线路的气象勘测和设计应执行DL/T 5158-2002、DL/T 5092-1999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1) 新建线路防覆冰勘测设计

1) 线路设计时尽量避开导地线易覆冰区域。

2) 线路必须通过易覆冰区域时,应调查、收集该区域的覆冰、温度、降雪等气象资料和已运行线路的导地线覆冰资料。

a) 有实测导线覆冰资料,且年限为10年以上,可直接计算设计冰厚;实测覆冰资料不足10年,可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调查覆冰资料分析确定设计冰厚。

b) 没有实测导线覆冰资料,则可采用调查分析方法确定设计冰厚。

3) 导地线选择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运行经验确定。为减轻或防止不平衡张力、脱冰跳跃对导线的损害,宜采用护线预绞丝保护,双分裂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

4) 应适当提高杆塔、导地线、金具、绝缘子的设计标准。

5) 应适当缩短档距和耐张段长度,并使档距较为均匀。应保证与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

(2) 新建线路防舞动勘测设计

1) 线路设计时应尽量避开避开舞动多发、强舞动地区。

2) 对于必须经过舞动地区的新建线路,应调查、收集该区域地形地貌、气象资料及已运行线路舞动资料,并进行防舞方案设计。

3) 防舞方案的设计应由具备防舞设计研究能力和经验的单位承担。防舞方案应考虑对线路设计安全系数、微风振动、间隔棒布置等的影响。

15

3 施工验收

(1) 防舞器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法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2) 防舞器应通过破坏载荷、微风振动考核、舞动扭转疲劳、电晕及无线电干扰等试验。 (3) 验收时重点检查防舞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法是否正确等。 4 运行维护

(1) 严格按照DL/T 741-2001规定以及重冰区和舞动多发区的特殊要求,加强对线路的巡视,随时了解冰情,当覆冰可能超过设计冰厚时,应及时采取除冰措施。

(2) 覆冰季节前应对线路做全面检查,落实除冰、融冰、防舞动的措施,检查各种观测、记录设施。

(3) 处于重冰区的线路,运行单位要进行覆冰观测,做好覆冰和气象观测记录及分析(必要时可建立覆冰、舞动观测站)。覆冰观测包括导线覆冰、绝缘子覆冰及杆塔覆冰,导线覆冰观测应按周期进行。

(4) 对重冰区线路,为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必要时可安装防冰环、防雪重锤等防覆冰措施。

(5) 舞动时应重点观测舞动强度(振幅、频率、振型、舞动时间)、气象状况(风速、风向、气温、空气湿度)及覆冰情况,适时采取相应措施。

(6) 覆冰消除或舞动停止后,应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和维护。

(7) 运行线路加装防舞器时,必须进行防舞方案设计。常用防舞器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见表3。

表3常用防舞器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防舞器 双摆防舞器 偏心重锤 相间间隔棒 阻尼器 扰流器(防舞鞭) 失谐摆 集中防振锤 压重防舞器 动力减振器 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裂导线,安装方便,防舞效果较明显。 应注意对微风振动的影响。 可应用于紧凑型线路及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对低频舞动较有效。 主要用于覆冰较薄的地区。 在单导线和垂直排列双分裂导线上应用较有效。 应注意对微风振动的影响。 应注意压重对微风振动的影响。 国外应用较多。 (8) 防舞器安装半年内宜进行一次现场测振工作,监测导地线微风振动水平。 第十七条 防风偏监督 1 勘测设计

(1) 当线路既通过不同区段(如平原、山区等)时,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风速。

16

(2) 当线路通过特殊的强风口地带(如山区峡谷、河道或位于暴露的山脊、顶峰、沿迎风坡及垂直于无屏障的山口、无屏障的山沟交汇口等)时,宜适当提高设计风速。

(3) 强风区线路杆塔的选择要特别注意校核风偏角,并留有一定裕度,确保实际风偏角小于设计风偏角,必要时采用V型串或八字串。

(4) 干字型耐张塔的跳线宜采用两个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用跳线托架,两串绝缘子之间应保持足够间距(不宜小于1米)以防止跳线摇摆。

(5) 对于存在上拔或垂直荷载较小的塔位,避免采用直线杆塔加挂重锤的方式,应考虑选用直线耐张杆塔。

2 施工验收

(1) 易产生强风的特殊地段线路应尽量减少导地线中间接头,导地线接头应采用液压连接方式。

(2) 干字型耐张塔的中跳线在耐张线夹对垂直面的引出角度应在60~90°之间,以保持跳线与绝缘子之间的距离。双分裂导线两跳线间应采用间隔棒。跳线要适当收紧后连接,不应松弛挂线。

(3) 紧线后,线路的导地线弧垂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复测,不合格的应重新调整。 (4) 对于线路附近的边坡、建筑物、构筑物等物体,验收单位应复测其对导线的距离,并根据实测距离校核最大风偏情况下的安全距离。

3 运行维护

(1) 定期对各类强风区进行观测,总结强风形成的原因,积累防风经验。 (2) 恶劣天气要加强强风区线路的巡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 悬垂绝缘子串倾斜情况,耐张杆塔跳线对塔身间隙的变化; 2) 导地线对周边物体及树木的距离; 3) 导地线舞动、鞭击情况;

(3) 定期检查金具磨损情况,尤其是球头挂环等悬垂串金具;还应注意对各类销子的检查。

(4) 更换不同型式的悬垂绝缘子串后,应对风偏角重新校核。

(5) 线路风偏故障过后,应仔细检查导线、金具、铁塔等受损情况,及时消除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做好故障分析,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第十八条 防鸟害监督 1. 勘测设计

(1) 新建线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运行单位划定的鸟害区,结合运行经验采取相应的防鸟害

措施;

(2) 线路设计时,要尽可能避开河道、沼泽地、林区、水库、养鱼池及油料作物(如葵花、

菜籽等)种植地等鸟害故障的多发区域。 2. 运行管理

(1) 调查本地区鸟类活动习性,掌握鸟类活动规律,合理划定鸟害活动区域;

(2) 在鸟害故障较多的线路上采取长效的防鸟、驱鸟、惊鸟等措施,减少鸟类对设施的适应

性;

(3) 防鸟措施要因地制宜,综合防范,并随鸟类活动习性改变而及时改进;

(4) 在鸟类筑巢季节,加强巡线工作,及时拆除杆塔上位于绝缘子串上方的鸟巢,在鸟害多

17

发季节前,检查防鸟装置的完好情况;

(5) 采取防雷、防冰闪等措施时,要兼顾防鸟,避免为鸟类提供栖息位置。

(6) 安装有防鸟刺的杆塔,检修工作后应将防鸟刺复位,防鸟刺在杆塔上应安装牢固,有可

靠的连接。

(7) 定期检查鸟害区杆塔绝缘子积粪情况,鸟粪较多的绝缘子应及时清扫,必要时对鸟粪进

行成分测试。

第四章 异常预警

第十九条 各级部门应建立技术监督异常预警制度。

第二十条 异常一般包括设计、施工、验收中的重大质量问题、运行维护中的严重、危急缺陷以及设备故障等。

第二十一条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下发预警通知。 1. 上级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反措等未得到有效落实。 2.

对上级监督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具备整改条件未及时整改,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未及时采纳。

3. 发现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危急、严重缺陷。

第五章 技术资料档案

第二十二条 技术监督的资料档案包括如下内容:

1. 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有关输电线路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制度、技术文件。

2. 各级单位颁发的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规程、标准、措施等。 3. 输电线路主要技术参数。

4. 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工作计划、年度总结和年度技术监督会议纪要。 5. 设备危急、严重缺陷和线路跳闸、事故情况分析记录。 6. 与技术监督有关的技术培训记录。

7. 线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记录。

8. 输电线路相关设备图纸、说明书、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报告。 9. 现场施工检查和交接试验记录、抽样试验记录。 10. 预防性试验记录。 11. 检修和检修试验记录。 12. 雷电基础数据。

13. 本地区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 第二十三条 技术监督管理应填写的表格。 1. 覆冰观测记录表。 2. 舞动观测记录表。

1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