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教学案中图版必修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教学案中图版必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概念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类型

[巧学妙记]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外籍工人(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4.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2)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①“闯关东”:河北、山东一带人口迁往东北地区。 ②“走西口”:河南一带人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4)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1 / 16

(5)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并且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温馨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 [温馨提示] 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一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

(1)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提示:国内人口迁移。

(2)除了“走西口”,我国近代还有哪些人口迁移? 提示:“闯关东”“下南洋”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成为迁入区 表现为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战争和移民戍边等 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 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主 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 |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2 / 16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19世纪以前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是主流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石油输出国石油资源的开发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意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 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促进迁入国的经济发展,缓和迁出国的人口压力,但也造成迁出国的人才流失 二、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政力量的束缚;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 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 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的

3 / 16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大批迁移 特点 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如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到B2、B2到C1常被称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加欧洲六国15日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留学生赴英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当在100 km以上

解析:选C 人口迁移是人口空间位置上的变化,但不是所有空间的变化都一定是人口迁移。通常,行政区界线常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时间上,人口迁移是人口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迁移距离不能作为判定人口迁移的标准。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2~3题。

2.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C.④⑤

B.③④ D.⑥⑦

3.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2.B 3.A 根据图例可知,③④跨越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国内的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因此①②符合题意。

4 /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