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题汇总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计算机网络试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每个子网中有计算机不超过15台,但主机号全0和全1不能使用(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所以需要主机号5位。2^5=32 32-2=30,则子网中最多可分配30台主机。 2)计算子网号所需位数:

因划分5个子网,所以子网号需3位。2^3=8 3位子网号可划分8个子网。 3)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即 255.255.255.224 4)子网网络号和IP地址范围:(可以划分为8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30个主机) 子网网络号 子网主机IP地址范围

192.168.3.0 192.168.3.1~192.168.3.30。 192.168.3.32 192.168.3.33~192.168.3.62。 192.168.3.64 192.168.3. 65~192.168.3.94。 192.168.3.96 192.168.3.97~192.168.3.126。 192.168.3.128 192.168.3.129~192.168.3.158。 192.168.3.160 192.168.3.161~192.168.3.190。 192.168.3.192 192.168.3.193 ~192.168.3.222。 192.168.3.224 192.168.3.225~192.168.3.254。

6、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 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微秒,以1G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位或1250字节长。

7、某路由器R建立了如下路由表,R1和R2是它相邻的路由器: 序号 1 2 3 4 5 目的网络 166.111.64.0 166.111.16.0 166.111.32.0 166.111.48.0 0.0.0.0(默认路由) 子网掩码 255.255.240.0 255.255.240.0 255.255.240.0 255.255.240.0 0.0.0.0 下一跳 R1端口1 直接交付 直接交付 直接交付 R2端口2 转发端口 Port-2 Port-1 Port-2 Port-3 Port-1 现路由器R收到下述分别发往6个目的主机的数据报:

H1:20.134.245.78 H2:166.111.64.129 H3:166.111.35.72 H4:166.111.31.168 H5:166.111.60.239 H6:192.36.8.73 请分析回答:

(1)路由表中序号1-4的目的网络属于哪类网络?(A类?B类?C类?)(4分)它们是由那个网络划分出来的子网?(2分)

(2)假如R1端口1和R2端口2的IP 地址的host-id均为5(十进制),请给出它们的IP地址。(4分)

(3)到主机H1-H6的下一跳分别是什么?(6分)(如果是直接交付写出转发端口) 7、答:(1)路由表中序号1-4的目的网络属于B类网络,它们是由166.111.0.0划分出来的

子网。 (2)假如R1端口1和R2端口2的IP 地址分别连接在网络166.111.32.0和166.111.16.0上,它们的IP地址分别是166.111.32.5和166.111.16.5。 (3)下一跳分别是:

H1:166.111.16.5(R2的端口2) H2: 166.111.32.5(R1的端口1) H3: 直接交付,R的port-2 H4: 直接交付,R的port-1 H5: 直接交付,R的port-3 H6: 166.111.16.5(R2的端口2)

7、长度为1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以太网,电信号在网上的传播速度是200m/μs。假设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为256比特,其中包括64比特帧头、校验和及其它开销。数据帧发送成功后的第一个时间片保留给接收方用于发送一个64比特的的确认帧。假设网络负载非常轻(即不考虑冲突的任何情形),问该以太网的有效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答:(1)发送256比特数据帧所用的发送时间=256bits/10Mbps=25.6ms;

(2)数据帧在电缆上的传播时间=1000m/(200m/ms)=5ms; (4)确认帧在电缆上的传播时间=1000m/(200m/ms)=5ms;

(3)发送64比特的确认帧所用的发送时间=64bits/10Mbps=6.4ms;

(5)有效数据传输率=发送的有效数据/发送有效数据所用的总的时间,

而有效数据=256-64=192比特,发送192比特的有效数据所占用的总的时间=25.6ms +5ms +6.4ms +5ms=42ms;则该以太网的有效数据传输率为192bits/42ms=4.57Mbps。

8、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答: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

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8、你负责一个B类的,具有3488台计算机的TCP/IP域。假设没有对原始的12位本地地址的空间划分子网,子网掩码应该是什么?

答:3488台主机数在12位地址空间中选择,即在00001111 11111111之中 子网掩码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128+64+32+16=240

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

9、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平均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计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 。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地点: 子网号(subnet-id) 子网网络号 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 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 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 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 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 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 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 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 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 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 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 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 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 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 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 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

10、如图所示的网络中,采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假设路由器C收到邻居发来的距离向量表,分别为来自B:(5, 0, 8, 12, 6,3);来自D:(16, 12, 6, 0, 9, 5);来自E:(7, 6, 3, 9, 0, 4)。而C到B、D和E的距离分别为6、3和5。请计算路由器C更新后的距离向量表以及C到每一个目的站点的最短路径所必须经过的下一邻居站点(要求给出计算步骤)。【注:距离向量表B:(5, 0, 8, 12, 6, 2)表示路由器B到达路由器A,B,C,D,E,F的最短距离分别是5,0,8,12,6,2】

6 5

3

答:C直接和B、D、E站点相连,所以

1) 到达B的最短距离是6,直连。 2) 到达D的最短距离是3,直连。 3) 到达E的最短距离是5,直连。 4)讨论到达A的路径:

若下一跳站点为B,则C到达A的最短距离为DCA(B)= DCB+ DBA=6+5=11; 若下一跳站点为D,则C到达A的最短距离为DCA(D)= DCD+ DDA=3+16=19; 若下一跳站点为E,则C到达A的最短距离为DCA(E)= DCE+ DEA=5+7=12;

Min{ DCA(B), DCA(D), DCA(E)}= DCA(B)=11

所以到达A最短距离是11,下一跳站点为B。

5)讨论到达F的路径:

若下一跳站点为B,则C到达F的最短距离为DCF(B)= DCB+ DBF=6+3=9; 若下一跳站点为D,则C到达F的最短距离为DCF(D)= DCD+ DDF=3+5=8; 若下一跳站点为E,则C到达F的最短距离为DCF(E)= DCE+ DEF=5+4=9;

Min{ DCF(B), DCF(D), DCF(E)}= DCA(D)=8

所以到达F最短距离是8,下一跳站点为D。 C的距离向量表为(11,6,0,3,5,8)

10、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 b 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 /s。

107bit解:发送时延==100s

100kbit/s传播时延=

1000km=5×10-3s 82?10m/s (2) 数据长度为103 b 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 /s。

103bit解:发送时延==1×10-6s 91?10bit/s传播时延=

1000km=5×10-3s 82?10m/s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