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到五年级教学基本特点和教学要求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语文三到五年级教学基本特点和教学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规定。

四年级第二学期参考资料

本册教材的基本特点

(一)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1.指导阅读课文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如果一个学生到了高年级,拿到一篇课文还不知道怎样进行阅读,这是很可悲。所以,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自主地进行阅读,这是衡量学生是不是学会阅读的一个重要标志。本册教材在个单元的安排中都加强了这方面的指导。如35课《将相和》的阅读,教材为我们提示了层层深入的学习方法。首先,可以先围绕课文提出问题。比如,课文中的“将”和“相”各是指谁?他们原来为什么不团结,有什么矛盾?后来又是怎么和好起来的?在将相和好的过程中,谁起了主要内容?接着,可以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并一一找出答案。最后,还可以对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一点评论,谈谈自己更喜欢或者更敬佩谁,并说说理由。这是一种从“找出问题”到“寻找答案”再到“深入思考”的阅读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指导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

跟“教无定法”一样,阅读方法的运用也是因文而异的。本册教材结合课文特点,在练习设计中十分重视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第23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材的阅读建议是这样写的:“你认为文中的小男孩是不是男子汉?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看法的一些事例。”很显然,找出能证明小男孩是男子汉的事例,就成了阅读这篇课文的一个基本的方法。26课《大仓老师》﹑33课《苏武牧羊》,前者多次描写了“我”的心情,后者几次三番写到了苏武手中紧握的旌节。教材的练习设计中,就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描写的内容来阅读体会。如《苏武牧羊》,教材要求学生找一找,课文几次写到旌节,在看看苏武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然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对待这支旌节,从而体会到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此外,有的课文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阅读,有的课文通过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有的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有的在人物评价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甚至,按照课文描写的线索,画一张游览路线的草图,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阅读方法,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体会移动换景的写法的妙处。可以这样说,只要做个有心人,几乎每一篇课文的练习设计中我们都能发现它所渗透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紧扣语言文字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能力。 曾有人感叹:语文课一定要上成“语文课”!这似乎很奇怪,难道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还有问题?的确,过去曾经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上成常识课,也有上成语文

知识课的,而更多的是把语文课上成故事课。一位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听了语文课后评论道:一个学期的语文课上完后,学生的脑子里留下了什么呢?留下了几十个故事。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离奇,或曲折,充满悲欢离合,也感人肺腑。但是描写这些故事的语言文字,许多准确﹑恰当的用词,生动﹑优美的句子,包括名家名作中的不少神来之笔,学生记住的有多少?好像大多印象不深,模模糊糊。不要说写作时用不上,就是口头说说也是七零八落,残缺不全。这说明,语文课没有真正上成语文课,语文课中字词句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一句话,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语文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应当承认,这位老教师的评论是深刻的,批评是中肯的,结论是客观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唯有增强语言文字的意识,切实加强字词句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遣词造句的基础。本册教材的编写力求在这一点上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1. 坚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正确方法,养成学习语言﹑研究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

言的良好习惯。

如第三课《笋芽儿》,课文两次写笋芽儿“扭动着身子”,我们在课后练习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两句话中都有‘扭动着身子’,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请你读读句子,做做动作,体会一下。”如果没有这道题目学生阅读时对这两处相同的描写很可能会习以为常,会忽略过去。但有了这个题目,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第一处“扭动着身子”的动作,练习笋芽儿撒娇时说的话:“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学生知道笋芽儿还留恋地下,还不想钻出地面。而第二处“扭动着身子”,联系笋芽儿说的:“我不怕,我要出去??”学生知道这时的笋芽儿在也沉不住气了,他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一下子钻出地面。通过读读句子,做做动作,学生体会到同样的句子,同样的描写,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

第10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主要是介绍有了国际互联网,人们虽然相隔万里,远在天涯,但却有近在咫尺,伸手可触的感觉,体会到庞大的地球真的缩小了,世界真的成了一个“地球村”,由此也更感到互联网的确非常奇妙。于是,练习就抓住“天涯”﹑“咫尺” ﹑“奇妙”这三个关键词,设计了一道课后练习:预习课文,理解“天涯”﹑“咫尺”的意思,再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同样,第20课《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有的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的关键词来设问:默读课文,思考“天然”是什么意思?“动物园”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两者连在一起矛盾吗?教学实践证明,抓住这两个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词语,等于是掌握了一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这说明,对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围绕关键词语一步步进入阅读天地,是一条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捷径。 这样的训练如果过经常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研究语言﹑品味语言的习惯,就会

增强推敲文字﹑选词用语的意识。类似这样的练习设计在全册教材中比比皆是,不下数十次,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重视。本册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研究语言﹑品味语言的通同时,还十分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除了课文学习中常规积累的要求外,还安排了下列一些内容:①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②积累表示人的才华﹑智慧和本领方面的词语;③按要求积累含有动物名的成语;④积累表示时间是傍晚的词语或句子;⑤积累含有一个故事的成语;⑥积累由4个意思并列的字组成的词语(如“风霜雨雪”);⑦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神态的词语。 2.坚持学用结合﹑边学边用的原则,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练习并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

很多学生把学过的词语,特别是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描写,精彩的小段抄在词句簿上,编成一册册“词句集锦”,建立自己的语言小仓库,这当然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一种方法。但我们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及时联系,经常运用。因为学了语言,如果只是珍藏起来,甚至束之高阁,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本册教材在编写中注意了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的问题,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如第二课《小溪流的歌》,有一道练习是这样设计的:文中说小溪流是活泼欢快的,是不知疲倦的。你认为小溪流还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语说一说。这道题目既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训练,也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练习。是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巧妙结合的一道练习。第一,它要求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要局限于课文,课文说小溪流是“活泼欢快”的,是“不知疲倦”,远不能概括它的全部,这里留给学生多角度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第二,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用一个词语来说说,“你认为小溪流是怎样的?”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小溪流形象的诠释,用自己认为最为恰当的词语来概括,来表达,这个词语哪里来?这就要从平日学习的﹑积累的词语仓库中去找,去挑,去选,这是一种选词用语的基本功,是对一个人语言能力的真实考验。一个题目,既考了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已有的语文素养,又考了学生的临场应对和即兴发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表达的快乐。我们阅读课文,不仅仅是接受作者的思想,不仅仅是重复作者的语言,而应该由我们自己的理解,是一种不同于作者的理解, 不同与老师的理解,不同于同学的理解。当然,表达也是这样。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充满乐趣,也只有这样的表达,才活力四射。

有如17课《秦陵兵马俑》,也有类似的练习设计,但要求又有了提高:“除了‘惟妙惟肖之外,你还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秦陵兵马俑?”课文十分详细地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和布阵,还介绍了兵马俑是十分高超的艺术精品。最后,课文用一个词概括兵马俑,那就是“惟妙惟肖”。应当说,这是一个十分确切的概括,但作为语文教学,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对

兵马俑的概括,课文不是唯一的。我们在阅读课文之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描述。甚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说不定我们的理解﹑我们的表述会比教材更好,比作者还棋高一着,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在课堂里,我们有几十颗聪明的小脑袋。你一言,我一语,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说不定就会有出人意料﹑甚至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在我写这篇编写说明的时候,我曾试着找来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让他把课文认真的读一遍,然后要他完成这道练习。他想了一下,又把课文翻了翻,居然一口气说出好几个词语: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神态各异﹑形态逼真等等。我又问他,喜欢不喜欢这样的题目,他说他喜欢这种题目,因为不要背,不要记,又不要讲为什么,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几个词语就可以了。这说明,这样的题目还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他们完成这道题目的潜力也还是有的。

(三)坚持续写结合,加强表达训练,让学生养成每天练口,经常练笔的习惯,努力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为表达做了大量准备,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有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本册教材安排了不少读写结合的训练,绝大多数课文在“说些双通道”这个栏目下,编写了说话练习或练笔活动,在单元综合练习中,还涉及了带有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此外,我们还编拟了一批作文题供老师和同学选做。教材的这些安排为学生每天练口﹑经常练笔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本册教材在这方面的编写以后几点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1. 对于课文中一些精彩的描写,或生动的段落﹑句式等教材要求学生学习模仿。 如21课《父亲的谜语》,描述父亲编谜语的那些段落,写的十分生动: “早上关箱子,晚上关箱子,箱子里有面小镜子,镜子里有个细妹子。” 我想了半天想不出,问父亲:“怎么镜子里有个细妹子呢?”

父亲笑着说:“你再听呀——”他把眼睛闭上,“晚上关箱子。”又把眼睛睁开,“早上开箱子。”父亲把眼睛凑近我,“箱子里有面小镜子,你仔细看看,镜子里是不是有个细妹子?”

我叫起来:“是眼睛,是眼睛。” 父亲说:“对。这是爸爸的眼睛。”

接下去,课文又有一段写父亲编“我”的眼睛。可以说,课文写父亲的语言句句有趣,动作和神情又是那么传神,读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所以,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学习父亲编谜语的方法,为眼睛﹑耳朵或其他感兴趣的东西自己编一个谜语。我想,对程度好的同学说,如果能写写同学之间出谜语﹑猜谜语的情景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吗?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