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浅析苔丝悲剧的成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尔被苔丝美丽动人的容貌、超凡脱俗的气质所吸引,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苔丝的思想却十分矛盾,她深爱着克莱尔,又自哀失身于人,不配做他的妻子。由于克莱尔苦苦追求,苔丝克服了精神上的压力,同意了他的婚姻请求。克莱尔虽然是个思想开朗的青年, 但是内心深处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理论。尽管在克莱尔心目中,苔丝是物质美和精神美的极致,是“诗的化身”,但新婚之夜,苔丝如实坦白了过去的屈辱后,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残酷的现实,他心目中的美丽女神偶像便轰然倒塌了,他感到自己受到愚弄。他自己虽然也有浪荡生活,却摆脱不了贞操观念的束缚,无情地抛弃了她。他们的爱情悲剧是克莱尔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酿成的苦果。在维多利亚男尊女卑时代,男女在婚姻爱情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克莱尔抛弃苔丝后,她还是原谅了他,把罪过归到自己的身上,找出种种理由为他辩护,痴情地盼望着他的归来。这一切说明当时社会上的贞操观念、男尊女卑这一道德观念对人们的毒害之深。克莱尔是习俗和传统的奴隶,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把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三)伪善的宗教和不公平的法律制度

亚历克这个“邪恶”的化身,奸污了单纯的苔丝。苔丝只能带着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回到父母身边,默默承受着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对她的鄙视。与此相反的是,恶少亚历克仍然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逍遥法外。更具讽刺意义的是亚历克反而摇身一变成为宗教的宣传者,因此苔丝见到亚历克皈依宗教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宗教骗子的罪恶与虚伪,斥责他“你们这种人在世界上尽情的玩乐,却让我们这样的人受罪,让我们悲伤绝望。 等到你们玩够了,却又想保证自己在天国里幸福,于是又皈依上帝,成了回头浪子”。当苔丝拿起尖刀,杀死摧残她的恶魔亚历克后,资产阶级法律对此却做出了迅速反应,几天后警方就把她送上绞刑架维护了所谓的“正义”。资产阶级的法律完全是为资产的占有者服务的,它所保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贫穷阶级的人民只有无情的压迫。 四、导致苔丝悲剧的作家因素

哈代喜欢站在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人生,对人生的种种苦难感到痛苦和迷惘,一生都在力求寻找答案,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苦难的诠释及彷徨。他强调悲剧的必然性,在刻画人物和描写自然之时表现出人生的孤寂、凄凉以及个人在世上的无能为力及受命运摆弄的无奈。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人生哲学中的宿命论及悲观主义清晰可见。 (一)作家的宿命论.

苔丝的悲剧命运来自于作家的宿命论,这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哈代的世界观与社会观局限性的表现。作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能够描绘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危机四伏的现实画面;而作为思想家,他却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哈代“深受叔本华 唯意志论’、达尔文‘进化论’和赫胥黎‘不可知论’的影响,形成怀疑和虚无思想” 。他认为现实的危机与矛盾来自神秘而不可预测的宇宙意志,人在强大的宇宙威力面前是渺小而软弱的,是根本无力与之抗衡的,只能被动地屈从于环境,受命运的支配。这种宿命观使他笔下的人物受宇宙意志支配,偶然的不幸常常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降临。苔丝的不幸正是作家宿命观的写照。虽然苔丝不甘被命运摆布,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抗争,但仍然避免不了毁灭的结局,仿佛在她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一只无形的命运之手一步步将她推入悲惨的境地。这样的安排不是作家的随性所至,而是与他自身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这符合哈代的世界观———用唯心主义的眼光看人生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发展变化和产生悲剧的原因。 (二)作家的悲观主义。

哈代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人民的困境,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侵入农村,使农村的宗法社会基础彻底崩溃。哈代目睹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使小农经济破产的悲惨状况,在作品中描述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农村带来的灾难,且对农民的悲惨境遇寄予深切的情。

哈代一再努力探求,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德伯家的苔丝》 “不是一般的古希腊式的命运悲剧,而是蕴涵了作者浑厚的理性主义,蕴涵了对人类历史逻辑矛盾的深邃反思的社会悲剧,是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然而最终哈代不但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相反却导致了他最终成为悲观主义者。他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之所以全是悲剧,与他的悲观主义思想不无关系。在哈代看来,人世充满了忧患与痛苦,没有一条通向幸福的路,甚至也没有一条避免不幸的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虽然在创作上哈代并没有迎合随后出现的 “左拉式”自然主义美学,但自然主义无疑已经影响了他的创作。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面对厄运,勇敢的苔丝之所以“屡战屡败”,与哈代的悲观主义世界观密不可分。

五、做出总结: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苔丝的悲剧命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她的毁灭是必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无法避免的。哈代在作品中称苔丝为“一个纯洁女人”,并对其予以深切同情,这无疑是对当时腐朽的社会制度及愚昧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戏弄与嘲讽。通过苔丝的悲剧命运作者对维多利亚时代扼杀人性的婚姻制度、野蛮而残酷的宗教礼法、道貌岸然的伦理道德等进行了公开的批驳与鞭挞,激起人们对种种社会邪恶势力和反动礼教的痛恨,也让人们更真切地认清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本质。哈代巧妙地将各种悲剧因素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苔丝这一典型的悲剧形象,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史上的悲剧艺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