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word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构成最理想清洁燃料的微粒是氢分子,D微粒能表示氢分子。 故答为:(1)置换;(2)D。

19.(6分)(2019?天水)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常温下的A和E为红色固体,B和D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CuO 。

高温(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ˉ2Fe+3CO2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4)上述转化中,B和H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还原性 。

【解答】解:(1)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常温下的A和E为红色固体,B和D为气体,A和B反应会生成C和D,所以A是氧化铁,B是一氧化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二氧化碳,C是铁,铁会转化成E,所以E是铜,二氧化碳会转化成E,G和H反应会生成F和铜,所以F是水,G是氧化铜,H是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的化学式为:CuO;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3CO+Fe2O3

ˉ2Fe+3CO2;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上述转化中,B和H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故答案为:(1)CuO;

高温(2)3CO+Fe2O3

ˉ2Fe+3CO2;

(3)CO2+2NaOH=Na2CO3+H2O;

第17页(共22页)

(4)还原性。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17分)

20.(8分)(2019?天水)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ˉK2MnO4+MnO2+O2↑ ,若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为 F (填字母序号,下同)。

(3)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 BCD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4)若将B和G连接,可探究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则B中产生的气体是 O2 。

【解答】解:(1)长颈漏斗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

2KMnO4K2MnO4+MnO2+O2↑;F;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CD;CaCO3+2HCl=CaCl2+H2O+CO2↑;

(4)若将B和G连接,可探究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则B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O2;

21.(9分)(2019?天水)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ˉ第18页(共22页)

(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 D (填字母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 F ;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和HCl 猜想四: NaCl和Na2CO3 。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三 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无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 H+ 。 【解答】解:(1)A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稀盐酸,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C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D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E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F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上述反应中无象的为D;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F;B试管中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假设与猜想】

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D中盐酸过量,E中碳酸钠过量,混合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

第19页(共22页)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猜想一:氯化钙和碳酸钠前后完全反应时溶质是NaCl; 猜想二:氯化钙过量时溶质是NaCl和CaCl2; 猜想三:碳酸钠过量时溶质是NaCl和Na2CO3; 故填:氯化钠、碳酸钠; 【讨论与交流】

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三一定错误; 【实验与结论】

因为猜想四成立,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拓展与迁移】

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H+。 故答案为:

(1)D;F;Fe+2HCl=FeCl2+H2↑; (2)【假设与猜想】 NaCl和Na2CO3;三; 【实验与结论】 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拓展与迁移】 H+。

四、计算题(共7分)

22.(2分)(2019?天水)维生素C(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约60mg维生素C.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4 。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76 。

【解答】解:(1)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3:4。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8+16×6=176。 故答案为: (1)3:4; (2)176。

第20页(共22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