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工程材料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在碳钢中,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都__________。 9.共析钢的C曲线和冷却曲线如图2-11所示,指出图中各点的组织。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图2-11

10.请将45钢和T10钢小试样经相应处理后的组织填入表2-7中。(加热时的组织请参考铁碳合金相图)

表2-7

45钢 T10钢 850℃加热后水冷 850℃加热后空冷 760℃加热后水冷 720℃加热后水冷 11.一根直径为6mm的45钢圆棒,先经840℃加热淬火,然后从一端加热,依靠热传导使圆棒上各点达到图2-12所示的温度,请按表2-8要求填入组织。 图2-12

表2-8 图中各点部位的组织 圆棒自图示各温度缓冷至室温后的组织 圆棒自图示各温度水冷至室温后的组织 A B C D E

12.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主要适用于_________钢。 13.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 14.画出下列组织示意图。

片状珠光体 球状珠光体 板条马氏体 回火索氏体45钢正常淬火组织

15.用T10钢制造车刀,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________+_________)→机加工→最终热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磨加工。(请在括弧内填入相应热处理

13

工艺的名称) 16.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在形态上的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性能上的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三束表面改性技术中,三束是指___________束、___________束和___________束。 三、选择题

1.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粗细主要取决于

(a)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b) 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d) 钢的原始组织。

2.除Co外,所有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使钢的淬透性 (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出现极大值。 3.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 亚共析钢;(b) 共析钢;(c) 过共析钢;(d) 白口铸铁。 4.过共析钢正火的目的是

(a) 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b) 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c) 消除网状 二次渗碳体;(d) 消除残余内应力,防止发生变形和开裂。 5.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a) 过奥氏体的冷却速度;(b) 过奥氏体的转变温度;(c) 马氏体的含碳量;(d) 马氏体的亚结构。

6.钢在水玻璃中淬火是

(a) 单液淬火;(b) 双液淬火;(c) 分级淬火;(d) 等温淬火。 7.过共析钢在球化退火前需进行

(a) 调质;(b) 去应力退火;(c) 再结晶退火;(d) 正火。

8.生产中,常把加热到淬火温度的钳工扁铲的刃部蘸入水中急冷片刻后,出水停留一段时间,再整体投入水中。出水停留一定时间是为了使扁铲刃部 (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回火。 9.钢的渗碳温度范围是

(a) 600~650℃;(b) 800~850℃;(c) 900~950℃;(d) 1000~1050℃。

10.直径为10mm的45钢钢棒,加热到850℃投入水中,其显微组织应为

(a) 马氏体;(b) 铁素体+马氏体;(c)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d) 马氏体+珠光体。 11.T12钢正常淬火组织是

(a)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b) 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c) 马氏体+铁素体;(d)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颗粒状碳化物。 12.制造手锯条应采用

(a) 45钢调质;(b) 65Mn淬火+中温回火;(c) T12钢淬火+低温回火;(d) 9SiCr淬火+低温回火。

13.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

(a) 形态与组织结构都不相同;(b) 形态相同,组织结构不同;(c) 形态不同,组织结构相同;(d) 形态与组织结构都相同。 四、判断题

14

1.本质细晶粒钢是指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生粗化的钢。( )

2.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的钢加热奥氏体化时,细片状珠光体的奥氏体化速度比粗片状珠光体的快。( )

3.处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下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 4.同一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冷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 5.马氏体是碳在?-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 6.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都是硬而脆的。( )

7.因为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图位于等温转变图的右下方,所以连续冷却转变图的临界冷却速度比等温转变图的大。( )

8.在共析钢中,未溶碳化物的存在,将使钢的淬透性降低。( )

9.亚共析钢加热到A1~A3温度区间时,在平衡条件下,组织中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大于钢的含碳量。( ) 10.为了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低碳钢、中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在锻造后应采用正火处理。( )

11.热喷涂技术主要用于表面装饰。( ) 五、综合题

1. 采用20钢表面淬火是否合适?为什么?采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2.有一个45钢制造的变速箱齿轮,其加工工序为:下料→锻造→正火→粗机加工(车)→调质→精机加工(车、插)→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3.用10钢制作一要求耐磨的小轴(直径为20mm),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4.两把碳含量为1.2%、直径为10mm的碳钢车刀,分别加热到780℃和900℃,并保温足够时间,再快速(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分析: ①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组织粗大? ②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高? ③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④ 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多? ⑤ 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5.在表2-9中填入所列工件的淬火和回火温度范围,并说明经淬火和回火后所获得的显微组织。

15

表2-9

工件 45钢小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 60钢弹簧 T12钢锉刀 淬火温度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6.试分析高频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等热处理工艺在选用材料(钢种)、性能、应用范围及生产费用等方面的差别。

7.20钢锅炉炉管在400℃条件下工作10年后其强度降低,以致发生爆管,试分析炉管显微组织发生什么变化?

8. 过冷奥氏体在冷却时可发生哪几种类型转变?马氏体转变的特点是什么?

9. 钢经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回火?简要说明回火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第6章 工业用钢

一、名词解释

热脆性、冷脆性、耐回火性、水韧处理、固溶处理、二次硬化、热硬性、晶间腐蚀、应力腐蚀

二、填空题

1.钢的脆热性是由于__________元素与铁在__________上形成低溶点共晶引起的,在钢中加入__________元素可消除热脆性。

2.在碳素钢中,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钢的质量是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含量的高低进行分类的。

4.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有[举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缩小奥氏体区的元素有[举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化物形成元素有[举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Co、Al外],都使MS、Mf点__________,因此在相同含碳量条件下,合金钢淬火后_______________比碳钢的多,使钢的硬度__________。

6.一些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合金钢,容易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方法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合金化的角度出发,提高钢耐蚀性的主要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除________之外,凡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向________移动,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__________,其淬透性__________。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