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A4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A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酸和碱(第一课时)

兴隆二中 丁照明 程云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熟悉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2)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物质 (2)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常见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学习难点】

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酸、甜、苦、辣是我们生活的味道,同学们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具有酸味吗?这些物质中有很多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酸,其实酸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同时还有一种与酸的化学性质相反的物质——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页到第53页,回答下列问题:

1、能跟 或 起作用而显示 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石蕊遇酸溶液变成 色,遇碱变成 色;酚酞遇酸溶液 色,遇碱溶液变成 色。 2、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哪些?盐酸、硫酸的用途。 3、如何稀释浓硫酸?

4、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 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达成目标 1、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 (1)学生分组完成【实验10—1】。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小组讨论:

根据上面的实验分析、总结: (1)酸碱指示剂: (2)指示剂的作用:

(3)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跟踪训练】

1、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的颜色呈(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3、某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会使石蕊溶液: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色

2、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10—2】,学生观察分析并记录: 颜色、状态 打开 现象 瓶盖 原因 气味 敞口 现象 久置 原因 浓盐酸 色 体 瓶口有 有 性 浓硫酸 色 体 无明显现象 无 性 有 气味 无 气味 质量 ,质量分数 质量 ,质量分数 有 性 有 性,做干燥剂 (教师点拨)(1)“白雾”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变小,质量分数变小。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学生讨论: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大,质量分数变小。

【跟踪训练】

1、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SO2 B.NH3 C.H2 D.CO2

2、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是容器内( ) A. 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减小

B. 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增大

C. 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D. 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3、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氯化钠

4、(1)一瓶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分数为B,则A B (2)一瓶浓H2SO4的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分数为B,则A B 5、人的胃液中含有 ,食醋中含有 汽车电瓶里含有 ,汽水中含有 。

3、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10—3】,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内容 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木棒蘸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布上 一段时间后 的现象 结论或原因 教师点拨: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4、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10—4】,学生观察并分析: 手的感觉 分析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浓硫酸稀释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为什么不能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跟踪训练】

1、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 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 _________中,并不断________,使产生的_____________迅速地扩散.这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___________,而且浓硫酸具有很强的_________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必须先用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纳整合 梳理知识 内化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酸碱指示剂以及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常见

的酸有盐酸、硫酸等,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1、酸碱指示剂: 酸溶液 碱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2、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和醋酸等 3、盐酸的性质:挥发性

4、浓硫酸的性质:吸水性、腐蚀性等 5、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6、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 五、达标测评 巩固提升 反思目标

1、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都叫______________;遇到盐酸分别显________色和_________色,遇到石灰水分别显_______色和______________色。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食醋中含有的酸叫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用小木条蘸少量的浓硫酸,一会看到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性。

3、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塞会产生_____________,它是从浓盐酸中挥发出的________与___________接触形成的_________。该现象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___性。

4、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质量会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质量会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 6、“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___;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溶液使碱溶液变红色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 C、把水倒进浓硫酸中可得到稀硫酸 D、稀硫酸沾到皮肤上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8、用玻璃棒蘸下列溶液在涂有石蕊的纸上写字,字先变红色后变黑色,则蘸取的溶液是( ) A、浓盐酸 A、石蕊溶液

B、稀盐酸

C、浓硫酸

D、稀硫酸

D、二氧化碳

9、一次性把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区别开来,可选用( )

B、酚酞溶液

C 、盐酸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浓H2SO4可以除去氢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和CO2

B、 将Cu(OH)2加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C、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D、 浓盐酸具有吸水性,久置空气中其质量会增加

1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H2SO4和NaOH溶液,使用下列试剂不能将这两种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CuSO4溶液

D、NaCl溶液

12、 如图所示,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加水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B图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上述两幅图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图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3、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花种类 玫瑰花 万寿菊花 大红花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检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 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 (2)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中: 试验物质 所显颜色 食盐水 肥皂水 汽水 石灰水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 粉红 黄 粉红 花汁在稀酸中颜色 粉红 黄 橙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绿 黄 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