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八 三大题型的解题方略(含2014高考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八 三大题型的解题方略(含2014高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还需要学生电源 D.不再需要其他器材 (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测量次数 R/ Ω 1.2 1.0 0.8 0.6 0.4 0.2 I/A 0.60 0.70 0.80 0.89 1.00 1.20 U/V 0.90 0.78 0.74 0.67 0.62 0.43 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__________。 (3)根据第5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A=________。 解析:(1)给出的器材中没有电压表,因此还需要电压表,A正确。

(2)作出图像如图所示,作图时注意使大部分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

ΔU

直线两侧,偏离太大的点舍弃掉。由图线电源内阻r==0.75 Ω。

ΔI

UU0.62

,RA=-R= Ω-0.4 Ω=0.22 Ω。

I1.00R+RA

答案:(1)A (2)0.75 Ω(0.65 Ω~0.85 Ω均正确) (3)0.22 Ω 类型三 创新探究型实验题 此类实验重在考查实验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的迁移应用,特点是“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联想和迁移应用相关实验原理。

福建高考)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某实验小[例3] (2013·

(3)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I=

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

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图中电压表V1量程选用3 V,内阻为6.0 kΩ;电压表V2量程选用15 V,内阻约为30 kΩ;R0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E约为12 V,内阻不计。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2)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

①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1示数如图丙所示,则U1=________ V,可算出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大小为________ mA(保留两位小数);

②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9组U1、U2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

17

端反向电压Ux和通过的反向电流Ix(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标纸上建立Ix-Ux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5组Ux、Ix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你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并绘出Ix-Ux图线; 1 2 3 4 5 6 7 8 9 U1/V 0.00 0.00 0.06 0.12 0.24 0.42 0.72 1.14 1.74 U2/V 0.0 1.0 2.1 3.1 4.2 5.4 6.7 8.1 9.7 Ux/V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Ix/mA 0.00 0.00 -0.01 -0.02 -0.04 -0.07 -0.12 -0.19 -0.29

③由Ix-U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x与Ux成________(填“线性”

或“非线性”)关系。

[解析] (1)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2)①由题图知,电压表读数为1.40 V,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也等于通过电压表V1

U11.4

的电流,故I== A≈0.23 mA;

RV16.0×103②先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

③因图线为曲线,故Ix与Ux成非线性关系。

[答案] (1)见解析图甲 (2)①1.40 0.23 ②见解析图乙 ③非线性 [题后感悟]

探究型实验题通常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通过实验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理规律,第二类给出实验规律,让你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类必须在实验数据上下工夫,根据数据特点,掌握物理量间的关系,得出实验规律;第二类必须从已知规律入手,正确选择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问题联想相关的实验模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

18

器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针对训练]

5.(2014·保定模拟)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阻力做功与绕固定轴转动物体角速度ω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为ω;

②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的摩擦力,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从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过程中转过的圈数为n;

③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经实验测得的几组ω和n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实验序号 -10.5 1 2 3 4 ω/(rad·s) n 5 20 80 180 320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判定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2)若砂轮转轴的直径大小为D,转轴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砂轮脱离动力后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表达式为Wf=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3)实验测量砂轮转轴的直径D,游标卡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则D=________ mm。

(4)物体因绕转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设法测得砂轮转轴转动时受到的摩擦10

力f= N,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式为Ek=kω2,

π

其中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________,k的单位是________(用力学基本单位kg、m、s表示)。

2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得n=20ω,故D正确。 (2)摩擦力做功Wf=πDfn。 (3)D=10.0 mm。 (4)由功能关系可知,Ek=Wf=πDfn=200Dω2,故k=200D=2,由Ek的单位为kg·m2/s2,ω的单位为1/s,可得k的单位为kg·m2。

答案:(1)D (2)πDfn (3)10.0 (4)2 kg·m2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光电门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19

x/m t/ms 0.500 292.9 0.600 371.5 1.62 0.700 452.3 1.55 0.800 552.8 1.45 0.900 673.8 1.34 0.950 776.4 1.22 x-1.71 /(m·s1) t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测量值x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如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t图线。 t

x

(3)由所画出的-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t

字)。

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

x1

瞬时速度关系知=-at+v。

t2

(2)如图所示。

x1

(3)由=-at+v知图线的斜率

t2ak=- 2

则a=-2k=2.0 m/s2

1x1

或x=vt-at2? 答案:(1)=-at+v?2??t2

(2)见解析图 (3)2.0(1.8~2.2均正确)

第3讲 “大题小做”突破计算题

1.视审题的流程化 (1)通读——构轮廓

读后脑海中要呈现物理图景的轮廓。由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2)细读——现情景

读后脑海中要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