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实验五 Java数组、字符串及常用类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熟悉数组的排序、查找等算法; 2.掌握字符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Application程序, 从命令行参数输入10个整数并保存在数组中,求数组中最大、最小、数据的和、平均值。

2.从命令行参数一日期,如“2005-5-6”,计算与今日之间的天数间隔。 3.将命令行第一个参数每个字符放入一字符数组,然后逆序输出

4.编写Application程序,接受用户输入一段英文文字后,输出其中的字符数、单词数和句子数(设句子以“?”、“!”、“.”结束)。 5.打印杨辉三角的前10层。

6.编写Applet程序,使用 *画一条正弦曲线(提示:y=a* sin(x),坐标要取整) 三、实验要求:

1.熟练对象数组及创建初始化和未初始化的数组的方法; 2. 熟悉从命令行参数的使用;

3. 熟悉String 和StringBUFFER的使用方法 4. 熟悉常用类库的使用;

5. 写出实验报告。要求记录编译和执行Java程序当中的系统错误信息提示,并给出解决办法。(附运行界面、源代码)。 四、实验步骤:

1(第1题).从命令行输入10个数到数组,用循环语句分别求最大、最小、数据的和、平均值。

2. (第2题)利用String类的各种方法,分别判断字符是否为“?”、“!”、“.”,用3个计数器分别计数。

3(第3题)将命令行第一个参数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作为数组元素放入一字符数组,再循环语句逆序数组元素。

4.(第4题)定义一个二维数组,第一维的长度为所打印杨辉三角的层数(即10),第二维为每一层的数据个数(也就是其所在的层数)。

5 (第5题) 利用Math类中sin函数,在Paint()方法中用Graphics类drawString()画

9

一条正弦曲线. 五、课外实验

1.求Fibonacci序列的前n项,要求:在main方法中定义一数组,数组的长度n为一final定义的常量,使用一单独方法,无返回值,参数为一数组,在方法中给数组赋予序列的值,在main方法中调用该方法,然后打印结果数组的内容。 2.声明一个矩阵类Matrix,成员变量是一个二维数组,设数组元素类型为int,请设计方法: (1)构造方法:

Matrix() //构造一个10X10个元素的矩阵,没有数据

Matrix(int n,int m) //构造一个nXm个元素的矩阵,数据由随机数产生 Matrix(int table[][]) //以一个整型的二维数组构造一个矩阵(使用 this) (2) 实例方法:

public void output() //输出Matrix类中数组的元素值 public void transpose() //输出一个矩阵的转置矩阵

随机数求法:Math.random( )返回0-1的小数,由上题中的Matrix类派生出正方形Square类,在构造方法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使用super)。 3.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1)声明一个名为s的String对象,并使它的内容是“My name is Carrol”; (2)打印整个字符串; (3)打印字符串的长度; (4)打印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 (5)打印最后一个字符; (6)打印字符串的第一个单词。

*4.编写一个程序,用散列表实现学生成绩单的存储和查询,并将若干个查询结果存放到一个向量中,通过循环将向量对象内容逐个输出。

*5.从命令行读入一浮点数值,将其转化为中文金额的大写方式,如123.45,转化为:壹佰贰拾叁元肆角伍分,中间有多个0只要一个零。 *6.利用Vector对象改写上面的程序,输入元素个数由用户自由确定。

10

实验六 Applet类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pplet的程序结构和运行方式;

2.掌握从html文档向Java Applet传递参数的方法; 3.理解applet程序的生命周期;

4.掌握在Applet中对字体、颜色、播放声音、显示图像和动画控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Applet程序,改变applet窗口大小,使其最大化、最小化,查看init()、

start()、paint()、和destroy()方法的执行情况(执行顺序和执行次数)。 2. 编写Applet显示字符串,显示字符串及其显示位置,字体、字体大小和颜色

通过HTML文件中的参数来传递。

3.编写Applet(大小140*60),其背景色为蓝色,画一个长方形(其填充色为pink,

各边离边小于10像素)和一个在填充的长方形中左右移动的小球(半径15)。 4. 实现一个Applet,显示一幅图片。不停地运行一个动画。 三、实验要求:

1. 必须编写成Java Applet程序;

2. 能够通过传递参数控制一种或者几种图形的绘制;

3.写出实验报告。要求记录编译和执行Java程序当中的系统错误信息提示,并给

出解决办法。(附运行界面、源代码)。

四、实验步骤:

1.(第1题)在paint()方法中,绘制init()、start()、paint()、和destroy()

方法的执行次数的直方图。

2.(第2题)在HTML文件中添加参数传递的代码:

??

在init()方法中,调用getParameter()获取由HTML传递的参数,再按照要求,在paint()方法中调用Graphics类中drawString()函数显示字符串。 3.(第3题)在paint()方法中调用Graphics类中drawString()函数时,X坐标定

义成变量(10〈=X〈=120),

11

4.(第4题)在init()方法中,根据指定的位置获取一系列图片类对象放入数组,

再循环显示系列图片就形成动画。 5. 运行、检查和调试 以上各程序。 五、课外实验

1.编写Applet,访问并显示指定URL地址处的图像和声音资源。 2.编写Applet,访问并显示指定URL地址处的一组图像构成的动画。

3.编写Applet,接收用户输入的网页地址,并与程序中事先保存的地址相比较,若

存在则打开网页,并在新打开的浏览器窗口显示*编写一个Applet程序,显示一个圆心在Applet的中心,半径从0到100像素不断变大的绿色球的动画。 4.在Applet中画矩形,要求矩形做上角点坐标(20,20),高度为400*200,上下左右边设为蓝色、矩形填充色为绿色,并在居中的位置写上文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字体为楷体_gb2312,大小自定。

5.自定义椭圆(或圆)的方法,画一组椭圆(最大半径200),以圆心处为参考点,半径依次增加2个像素,圆周的颜色随机。

6.给定数组data[]={1,2,3,4}分别画出圆饼图、条形图(宽随意给定,高代表所占百分比),颜色任意。

7.找一幅图像,显示在Applet中,要求按原图大小显示,再放大或缩小一倍显示,或者放大显示右下部的1/4块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