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

见悲青增格西

一、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 (一)为何至三大寺学习

宗喀巴大师在世时,到处奔波弘法。晚年,才应时势之需,建甘丹寺。之后第八年,建哲蚌寺,第十一年,建色拉寺。三大寺1是格鲁派的根本道场,随后在几代持法善知识努力下,陆续兴建众多格鲁派寺院,终至遍满整个西藏及蒙古地区。虽有众多格鲁派寺院,但是一致推崇的仍是三大寺。家乡俗语说:“女儿长大要嫁,男儿长大要去出家处”,此处“出家处”指的就是三大寺。由此亦可知藏人对三大寺的敬仰。

众多来自各处小寺之僧人,齐聚三大寺学习。经过考核、拣选,资质较佳者,会强制他留寺一再学习,不让其返回家乡小寺,修学时间可长达二十多年;至于资质较差者,就令其回到所属之小寺。以此之故,三大寺有“通全国之力,培育精英僧材”之意义。

(二)色拉杰学习课程

五部大论——《量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学》、《俱舍论》,是三大寺主要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宗喀巴大师所提倡的。

学富五车的杰出高僧,各自带领学生学习五部大论的内容。后自成学风,形成各个学院──札仓。以色拉寺而言,以前有过五个札仓(学院)。后来整并为色拉杰与色拉昧二个札仓。 班别 先修一班 先修二班 先修三班 第一班 名称 摄类一班 摄类二班 摄类三班 新论班 年限 1 1 1 1 共六年 基础入门课程 说明 科目 摄类学 心类学、因类学 宗义、地道、八事七十义 现观庄严论、辨释量论 1

三大寺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者皆为藏传格鲁派寺院。色拉寺是宗喀巴大师弟子释迦耶协于

一四一九年创建。释迦耶协大师由于曾为明成祖传法,故有“大慈法王”的称号,他也是首位到汉地来传法的格鲁派大师。

第二班 第三班 第四班 第五班 第六班 第七班 第八班 第九班 第十班 旧论班 新抽集班 旧抽集班 般若班 中观新班 中观旧班 戒律新班 戒律旧班 阿毗达磨新班 1 1 1 2 2 2 2 2 2 2 共四年 了不了义、二十僧、十二因缘、色无色界、阿赖耶识等 中观论著 释量论 共四年 戒论 释量论 第十一班 阿毗达磨旧班 第十二班 第十三班 噶隆班 拉然巴班 共四年 直到考上格西 直到考上格西 俱舍论 释量论 五部大论复习 五部大论复习 1、修学年限

学僧于色拉杰学习五部大论,分先修三班,与正式十三班。

先修三班之修学年限共三年。先学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等基本因明,次学四部宗义、地道、八事七十义。这些内容是进入五部大论的基础课程。

正式十三班,要修学量论、般若、中观、戒论、对法。其中六年主要学般若、四年主要学中观、四年主要学戒论、四年主要学《俱舍》,量论的部份则是贯穿整个学程。最后第十二班,及第十三班,则是准备格西考试,因此五部大论都要修学。

整个修学年限:正式班,若不计第十二班、第十三班(因修业年限不定),加计先修三班,基本上要修学二十一年。若计入第十二班、第十三班,那么,修学年限就不可计了。2

如上的修学年限,在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一年,因时空上的大变动,第一班至第十一班,曾经缩减成只要念十二年,若至拉然巴班,会念上十八年。不按寺规的理由是,这段时间出家的人少,传承有中断的危险,为了要尽快把五部大论的圆满传承接续下去,不得已才缩减学年限。目前修学年限已经回复。

2

班级的分类为西藏传统,后至印度重建时,稍有差异。

2、各门课程

各门课程主要是依二圣六庄严3、宗喀巴大师父子、确吉坚赞(法幢)4尊者等所著之论典、注释。

基础课程中,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教本是普觉·强巴尊者的《辨析量论意义之摄类建立——理路幻钥》5。宗义、地道、八事七十义教本都是法幢尊者所著,分别是《宗义建立》6、《智者颈饰.地道建立》7、《抉择现观庄严论主题-八事七十义妙法》8。

量论方面,主要学习法称论师的《释量论》9,亦参考贾曹杰尊者的《明解脱道》、克主杰尊者的《量理海论》。

般若方面,根本论典是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10、狮子贤尊者的《明义释》11。主要学习的是法幢尊者著作的《龙王游戏海.总释》、《龙王游戏海.别释》及十二缘起的注释、色无色界的注释、二十僧的注释、阿赖耶识的注释。辨了义不了义则学宗喀巴大师12与法幢尊者的论著。此外,贾曹杰尊者依宗喀巴大师之意所著的《心要庄严疏》13及宗喀巴大师早期所著——《金鬘论》,也是必读的参考用书。

中观方面,前二年学习法幢尊者的《中观总义》,后二年学习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善显密意疏》14。

戒论方面,学习功德光尊者的《律经根本论》,措那瓦尊者的《戒律明注日光》。

俱舍方面,主要学习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亦参考青妙音尊者的《俱舍庄 34

二圣六庄严指:龙树、圣天、无着、世亲、陈那、法称、释迦光、功德光,六位菩萨。

至尊法幢(一四六九年生),为色拉寺第十二任住持。在他人抨击宗喀巴大师的著作之时,他写文章加

以反驳,使他人不敢再争论。他出色地继承宗喀巴大师的教授,著作有:《龙王游戏海.总释》、《龙王游戏海?别释》各八本书,《辨了不了义的总义:折服谬论的宝鬘》、《宗义建立》、等七函,其中多为色拉杰引为教科书。他的论著透过色拉杰札仓,广泛传播到西藏及蒙、汉等地。

5678

《理路幻钥》中译本有,杨化群《因明学启蒙》,缘宗另译因理部份——《理路幻钥?因理篇》。 《宗义建立》,释法音、廖本圣皆各有中译。

《智者颈饰.地道建立》,见悲青增格西随整理文字稿之便,已翻译多数内文。

《至尊法幢无垢口传:抉择现观庄严论主题——八事七十义妙法》,中译本有,廖本圣之翻译,见悲《释量论》,法尊法师已翻译成中文。 《现观庄严论》,法尊法师已翻译成中文。 《明义释》,现有颠津颡摩之中译本。

《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已翻译成中文。 《心要庄严疏》,现有颠津颡摩之中译本。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已翻译成中文。

青增格西随整理文字稿之便,重新校译。

91011121314

严论藏释》与根敦珠巴尊者的《光显解脱之道》15。

3、辩经

迥异于一般人认识的学习方式——老师讲解、学生听受,三大寺对上述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辩经。每年有八次辩经课,其中有四次称为月课,即整个月皆是辩经,另有四次称为半月课,即只有二十多天的辩经。以往,在这些时日中,二十四小时内皆要有法声—不许辩经声或唱诵声中断,一般是派般若第一班与中观第一班轮整夜辩经。然而这种情况现在已不复见,顶多是辩论到次日凌晨一点。

由于《释量论》是必学的论著,所以第一班至第十一班,每年要腾出一个月或二个月学习此论著。三大寺每年会举办冬季辩经,以利各个寺(包括三大寺以外的寺院)齐聚一地对《释量论》进行辩经。一般而言,各寺札仓会在每班(第一班至第十二班)中挑出八至十位辩经成绩较优者,代表札仓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冬季辩经,然其它欲参加者,亦可自行前去。由于辩论者是来自各札仓的精英,因此辩论都非常精彩,不知不觉中,吸引了许多学僧前往。被札仓选上参加辩经,是所有学僧所盼望的,若没有被选上,仍有许多人想办法自费去参加冬季辩经。

4、考核

传统西藏时期,据说只有背书大考。至于辩经考,就由住持平日随堂检验。待学僧要立宗时,住持就凭其平日的表现,决定各学僧属何等格西之立宗考试。现在考核方式略有变动,亦即背书、辩经、写作都要打分数。

背书方面,先修班是背《现观庄严论》、《入中论》等根本偈颂,正式班是背正在研习的论著,及自选印度大师的论著,或宗喀巴大师的论著,或三大寺主要大师的论著。每年有二次考试,每次以背完五十页为及格。16考试的方式是考官随便翻一页,考生要接着往下背出来。学僧平日若不下一番功夫,一下子是不可接续背出来的。

每学年有一次辩经考试。考试时,由主考者抽题。对辩双方要依抽到的主题,各人问对方十分钟,答十分钟。由于主考者给分的标准不一,分数落差会很大。虽然如此,并没有人会去跟主考者争辩分数。

传统上,并没有对写作进行考试,现在应时代需要,加入此项目。考试内容涉及藏文文法、历史、传记等。

1516

法尊法师曾经译有中文,但未见译稿。

据说传统西藏时期,有学僧能背三、四千页,现今听到的,最多七、八百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