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药物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药物分析

1.药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正文包含的项目有哪些?(P57) (1)凡例 (2)正文 (3)附录 (4)索引 2.什么是鉴别试验?(P71)

定义: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3.GLP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包括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致癌试验、局部毒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依赖性试验、毒代动力学试验及与评价药物安全性有关的其他试验。

4.什么是药物标准物质?其内涵是什么?

(1)指供药品标准中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物质,包括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参考品。

(2) ①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②对照品:化学药品的标准物质称为对照品。用于结构确切物质(如化学药)分析。 ③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用于中药检验的标准物质。 ④参考品: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中使用的标准物质。 5.什么是恒重?

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6.什么是空白试验?

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7.药物含量测定与效价测定有什么不同?

(1)凡采用理化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进行的测定称为含量测定。

(2)凡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以标准品为对照、采用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等进行生物活性(效力)测定称为效价测定。

8.什么是特殊杂质?杂质包括哪些种类?来源途径有哪些?

(1) ①一般杂质:在多种药物中普遍存在的杂质。 (Cl-、SO42-、Pb、As、Fe) 毒性杂质(Pb、As );

信号杂质(Cl-、SO42-):考察生产工艺,反映药物的纯度水平

②特殊杂质: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也常称为有关物质。

(2)生产过程中引入;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物理化特性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9.药物中氯化物检查为什么要硝酸酸性下进行?

加硝酸可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 10.铁盐检查法Chp采用什么方法? 采用硫氰酸盐法。

11.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的原理、条件、适用范围及判定原则?

(1)原理: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

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判定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pH3.5 CH3CSNH2?HO Pb2??H????CHCONH?2HS2S?232Pb?S?2? H(2)条件:pH3.5

(3)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溶于水、烯酸、和乙醇的药物。

(4)判定原则:当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时,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12.古蔡氏法的原理是什么?加氯化亚锡和碘化钾试液有什么作用?

(1)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

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标准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As3??3Zn?3H??3Zn?2??AsH3?

2? AsO33??3Zn?9H?3Zn?3H2O?AsH3?

AsH?3HgB?r332 2As(HgB3)r? As(HgB)3r?A3s?HH?Br(AsH)3黄g(B色r )3A(sHH?B3rH2)棕gB(色r )A3黑s(色Hg )A3s?H32(2)作用:①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被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

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

③氯化亚锡与碘化钾还可以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

④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产生。 13.Chp2010中所指的重金属是什么?检查重金属以什么为代表?为什么?

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镉、铋、锑、锡、砷、锌、钴与镍等。因为在药品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易积蓄中毒,故作为重金属的代表,以铅的限量表示重金属限度。

14.Ag-DDC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的原理是什么?加入吡啶的作用是什么?

(1)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与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还原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银,产生红色胶态银,同时在相同条件下使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呈色,用目视比色法或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进行比较。

AsH3?6Ag(DDC)+3吡啶?3As(DDC)3?6Ag+3吡啶?HDDC

其中Ag(DDC)的结构为:

(2)作用:吸收反应中产生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15.什么是滴定度?

指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Chp用毫克mg表示。 16.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是什么?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n?(tR?)?16(tRW) 或 n?5.54(tRWh2)

222(2)色谱峰的分离度R: R?2(tR1?tR2)W1?W2 或 R?2(tR1?tR2)1.70(W1,?W2,)h2h2 ,分离度应大于1.5

(3)色谱系统的重复性: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测量值的RSD应不大于2.0% (4)色谱峰的拖尾因子T:T?W0.05h2d1 ,应在0.95~1.05之间

17.试设计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法。

(1)前处理:因本品为卤素原子与脂肪碳链结合不牢固的有机卤素药物,故采用不经有机破坏的碱水解法进行前

处理。取本品溶于乙醇后,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回流,使有机结合的氯水解生产氯化钠。

(2)方法:采用间接银量法,氯化钠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用硫氰酸按滴定液滴定。 (3)计算公式:

CCl3?C(CH3)2?OH?4NaOH?(CH3)2CO?3NaCl?HCOONa+2H2O NaCl+AgNO3?AgCl?+NaNO3 AgNO3+NH4SCN?AgSCN?+NH4NO3

18.试述氧瓶燃烧法测定药物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吸收液的作用、实验过程。

(1)原理:将分子中含有待测元素的有机药物在充满氧气的密闭燃烧瓶中充分燃烧,使有机结构部分彻底分解为

二氧化碳和水,而待测元素根据电负性的不同转化为不同价态的氧化物,被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以供待测元素的检查或定量测定用。

(2)特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使有机结合的待测元素定量转化为无机形式。 (3)应用范围:适用于含卤素或硫、磷等元素的有机药物分析的前处理。 (4)实验过程:

①仪器装置:燃烧瓶为500ml、1000ml、或2000ml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瓶塞应严密、空心、底部熔封铂丝

一根(直径为1mm),铂丝下端做成网状或螺旋状,长度约为瓶身长度的2∕3

②吸收液的选择:常用水作为吸收液,使样品经燃烧分解所生成的不同价态的待测元素定量地被吸收并转化为单

一价态,以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

③样品制备:将供试品精密称取适量并按规定包装置于铂丝下端,使尾部露出。

④操作法:在燃烧瓶内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加入吸收液,并将瓶口用水湿润;小心急速通氧气1分钟(通气管口

应接近液面),立即用表面皿覆盖瓶口,备用;点燃包有供试品的滤纸包或纸袋尾部,迅速放入燃烧瓶中,按紧瓶塞,用水少量封闭瓶口,待燃烧完全(应无黑色碎片),充分振摇,使生成的烟雾完全吸入吸收液中,放置15分钟,用水少量冲洗瓶塞及铂丝,合并洗液及吸收液。用同法另作空白试验。

19.Chp2010凯氏定氮法采用什么消解剂?主要用于测定哪些药物? 硫酸盐;用于测定含有氨基或酰胺结构的药物。 20.什么是准确度?如何测量?

(1)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2) ①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回收率(%)?测得量加入量?100%

②制剂的含量测定:回收率(%)?21.什么是精密度?如何验证?

测得量-本底量加入量?100%

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标准偏差(SD)或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SD?22.什么是专属性?

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23.什么是耐用性?

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24.常用的生物样品有哪些?

(1)生物样本:生物体的任何脏器、组织、体液均可作为生物样本 (2)常用样本:血液(血浆、血清)、尿液、唾液、毛发

25.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法,对其定量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包括哪些内容?试论述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1)特异性(专属性、专一性):用以证明使用该方法所测的物质是预期的待测物,所含内源性物质和相应代谢物、

降解产物不得干扰对样品的测定。

(2)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r≥0.9900,至少6个浓度,不许外延;覆盖全部待测的体内样品浓度范围

(3)定量下限LLOQ(符合准确度、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3~5倍t1/2或Cmax 的1/10~1/20的药物浓度测定 (4)精密度和准确度:一般情况下RR在85%~15%(ER≤15%);LLOQ 附近RR在80%~20%(ER≤20%) (5)样品稳定性:室温、冻融、冰冻长期

(6)提取回收率:R=A(质控)/A(对照) X100%,中、高浓度的RSD不大于15%,低浓度的RSD不大于20% (7)质量控制: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一次,必要时进行复测。每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并随

行测定高中低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数应大于未知样品总数的5%。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的RSD一般应小于15%,低浓度点的RSD应小于20%。

(8)未知体内样品浓度超出定量范围的处理:

A浓度高于ULOQ:用空白生物介质稀释,依法重新测定;制备相适应的质控样品,同法稀释测定,确认稀

释的有效性。

B浓度低于LLOQ:增加未知样品的体积,使制备样品的浓度高于LLOQ。相同条件下制备质控样品,验证

方法的特异性不降低,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6.测定血样是出去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

(1)溶剂沉淀法: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降低介电常数,破坏水化膜。 (2)中性盐析法:破坏双电层,破坏水化膜

(3)强酸沉淀法:溶液pH低于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阳离子(铵基)与酸根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 (4)热凝固法:待测物热稳定性好时,可加热变性蛋白质沉淀

(5)金属离子沉淀法:加入重金属盐(锌盐、铜盐),与蛋白质阴离子(羧基)形成不溶性盐沉淀 (6)酶水解法:蛋白分解酶分解蛋白质,适用于与蛋白结合牢固、且对酸不稳定的药物。 27.什么是质控样品?

即QC样品,指在空白生物介质中加入已知量待测物标准物质制成的样品,用于监测生物分析方法的效能和评价

?(Xi?X)2n-1 RSD(%)?SDX?100%??(Xi?X)2(n-1)X?10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