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大全(1)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大全(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陈腐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延缓社会历史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 联系实际: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怎样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当前实际,论述它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5

伟大意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

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名词解释: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2、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二、问答: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

6

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的特殊性: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资本一般性:第一,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第二,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

4、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实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名词解释:

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7

2、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4、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二、问答: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

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等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有四种: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国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