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1,∴2a+b=0, 2a故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3个.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将五个答题数,从小打到排列,5个数中间的就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 【详解】

将这五个答题数排序为:10,13,15,15,20,由此可得中位数是15,众数是15,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记概念即可快速解答. 7.A 【解析】 【分析】

先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左加右减的原则即可. 【详解】

当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平移;掌握平移的法则“左加右减”,二次函数的平移一定要将解析式化为顶点式进行;8.C 【解析】 【分析】

延长BC′交AB′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B′,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然后根据BC′=BD-C′D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延长BC′交AB′于D,连接BB',如图,

在Rt△AC′B′中,AB′=2AC′=2, ∵BC′垂直平分AB′, ∴C′D=

1AB=1, 2∵BD为等边三角形△ABB′的高, ∴BD=3AB′=3, 2∴BC′=BD-C′D=3-1. 故本题选择C. 【点睛】

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由旋转60°得到△AB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9.D 【解析】

试题分析:连结OA,如图,∵AB⊥x轴,∴OC∥AB,∴S△OAB=S△CAB=3,而S△OAB=|k|,∴|k|=3,∵k<0,∴k=﹣1.故选D.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10.C 【解析】 【分析】

过点B作BD⊥x轴于点D,易证△ACO≌△BCD(AAS),从而可求出B的坐标,进而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与A的坐标即可得知平移的单位长度,从而求出C的对应点. 【详解】

解:过点B作BD⊥x轴于点D,

∵∠ACO+∠BCD=90°, ∠OAC+∠ACO=90°, ∴∠OAC=∠BCD,

??OAC??BCD?在△ACO与△BCD中,??AOC??BDC

?AC?BC?∴△ACO≌△BCD(AAS) ∴OC=BD,OA=CD, ∵A(0,2),C(1,0) ∴OD=3,BD=1, ∴B(3,1),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将B(3,1)代入y=∴k=3, ∴y=

k, xk, x3, x3, x∴把y=2代入y=∴x=

3, 23个单位长度, 2当顶点A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时, 此时点A移动了∴C也移动了

3个单位长度, 2此时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故选:C.

5,0) 2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性质等知

识,综合程度较高,属于中等题型. 11.B 【解析】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 【详解】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CD,AB=BC,

∴∠MAO=∠NCO,∠AMO=∠CNO, 在△AMO和△CNO中,

??MAO??NCO?, ?AM?CN??AMO??CNO?∴△AMO≌△CNO(ASA), ∴AO=CO, ∵AB=BC, ∴BO⊥AC, ∴∠BOC=90°, ∵∠DAC=26°,

∴∠BCA=∠DAC=26°, ∴∠OBC=90°﹣26°=6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注意掌握菱形对边平行以及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性质.12.B 【解析】 【分析】

根据需要保证不少于50%的骑行是免费的,可得此次调查的参考统计量是此次调查所得数据的中位数. 【详解】

因为需要保证不少于50%的骑行是免费的,

所以制定这一标准中的a的值时,参考的统计量是此次调查所得数据的中位数, 故选B. 【点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