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育信息化专题二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走进教育信息化专题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走进教育信息化专题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

术中心 主讲:王陆 教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缘起1、第一个原因——学习理论的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精髓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知个体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认知个体能用现有图式(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认知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人是怎样学习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学习质量=f (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 获得知识的量=f (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

2、第二个原因——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会学习

“知识爆炸”现象,使得课程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量的新知识内容需要加入到课程内容,一方面对课程内容过多过难、学生负担加重等方面的批评越来越严历;课程展开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无限延长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变革“课程是继承人类经验知识精华”这个基本观点。对受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具备进行终身学习的动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具备自我更新知识

结构的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全面论述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对策。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生活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全新设计,重新组织。

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客观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3、第三个原因——信息化社会的知识经济

与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之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相应的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能力”。

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要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

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材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也就是说,“读、写、算、信息”将取代原来的“读、写、算”而成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

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主要通过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来培养,因此,课程必须适应文化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种层次的课程范围之内。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客观要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

· 阅读方式的裂变 · 写作方式的裂变 · 计算方式的裂变

4、第四个原因——提高全体美国人民科学文化素

质的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

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以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该计划特别强调“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历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将计算机看

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第二阶段——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第三阶段——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第四阶段——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

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教学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最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教学结构的革新。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革新。

1、教师知识呈现的变革 2、知识来源的多样化

3、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革新。

1、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2、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小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

3、不仅促进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国内: 1、利用IT创建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 2、摆脱技术中心主义 3、摆脱课本搬家 4、超越CAI课件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国外:

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模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