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专版)2020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宿迁专版)2020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时训练(五)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 )

A.监察百官 C.审核政令

B.起草政令 D.执行政令

3.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 A.替皇帝起草诏令 C.负责诏令的执行

B.审核诏令内容 D.负责监察百官

4.【2019·娄底】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 A.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5.【2018·宿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赞的是 ( ) A.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B.贞观遗风 D.康乾盛世

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7.【2019·绵阳】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

A B

C D

8.【2019·黄石】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C.科举制

B.郡县制 D.行省制

9.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 A.秦朝 C.隋朝

B.汉朝 D.明朝

10.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1.唐代一位高僧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17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这反映的史实是 (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12.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13.如果给下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14.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产生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 ) A.徐渭 C.赵孟

B.张择端

D.吴道子

15.【2019·郴州】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 A.屈原 C.辛弃疾

B.杜甫

D.关汉卿

16.【2019·滨州】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二、非选择题

17.曾经辉煌,令人神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命房玄龄等精简中央机构,将中央文武官员由2 000多人减为643人;把全国划分为10道,将州、县合并为358个和1 551个。

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2)材料所述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何目的?杜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状况? 材料三

(3)图一、图二的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