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学情 科学实施教学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准确把握学情 科学实施教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准确把握学情科学实施教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正确把握学生的探究起点,教学才能真实有效。教学前测正是帮助教师找准教学起点和把握学情的有效手段。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它的知识基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和“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是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的?哪些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笔者试图通过对学生的学前调查,找准教学的起点和重难点,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前测的思考

教学前测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储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设计教学活动,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 1.前测内容的确定

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等教材,查看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内容。发现此内容前均安排了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安排了“14×12”作为新课教学内容,并采用点子图协助思考与验证,而苏教版仅安排了“24×12”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对相关教材的分析,笔者拟定了以人教版例题为蓝本,提供相应的点子图作为前测题。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和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2.前测对象的选择

笔者随机选取城区和农村中心小学各一所学校的三年级两个班级,共162名学生(分别是80人和82人),在他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口算乘法”后进行调查。 3.前测目标的定位

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前测,目标有三:一是了解学生寻求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不同的方法,分析每种方法背后的思维水平;二是了解前期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和口算两位数乘法对本知识点的迁移与影响;三是了解学生每种算法是否有正确的算理作为支撑。 4.前测过程的规范

两所学校的前测均由笔者单独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检测,不提供任何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独立自主地进行,如规定时间内不能解决,也可以上交。

三、前测结果的分析

为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测情况,笔者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1.计算正确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统计与分析

本题设计时就倡导开放性、发散性,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答题情况如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有87%的学生至少能用一种方法计算出正确的得数,显然,他们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非空白。但从统计表来看,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在同学的错误答题中,发现了这样的计算(如下图),共8人,较有代表性。笔者随机采访了一名同学,他认为:12×14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借鉴笔算加法,先2×4=8,再10×10=100,最后相加是108。笔者觉得,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有较深的影响,造成的原因还是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与乘法的意义理解不到位。 2.计算方法有效性的分类与分析

前测过程中,学生究竟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计算?这些方法反映了学生怎样的学习基础?有哪些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进一步分析后,我发现,学生的计算主要涉及四个大类,十种方法。

一是连加法。它从乘法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学生知道12个14连加的和与14个12连加的和就是14×12

或12×14的计算结果。这种方法无可厚非,但是,对帮助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和理解笔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算理作用不大甚至有干扰。

二是分配律法。他们都将其中的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并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其中将一个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居多。显然,受到多位数与整十数的口算乘法影响,这种方法与竖式计算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这是这节课的教学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笔者还与拆成9和3的这种方法的两个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在乘法的笔算范围内只学过最大能乘9的计算。由此,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对学生学习更复杂的乘法有一定基础,但在思维上也有所束缚。而把计算过程用点子图来呈现,几乎都只有一半的学生能正确地表示出来,换句话说,这些学生只会计算,不懂每一步为什么这样计算,也就是缺乏对算理的理解。 三是结合律法。学生能将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再依次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是受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启发。但是,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当两个因数分别为质数时就无法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当然这与笔算乘法也没有本质的联系。因此,这种方法不是课堂上要着重研究和讨论的。 四是笔算法。笔者发现城区和农村学生分别有32.5%和25.6%的学生采用了竖式计算的方法,但只有8个学生能用点子图的方法来阐述计算的过程。再仔细翻阅他们的前测卷,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