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班级 姓名

1.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

质。空气、火焰、声音、热、电和磁等都是物质。时间、思想不是物质。 2.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

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 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4. 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 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沙和豆子没有明显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

变化也很重要。

6.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油,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产生光、

热、烟,是化学变化。

7. 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糖,属于物理变化;

后来白糖沸腾燃烧,产生火、光、热、烟、碳、气等新物质,属于发生化学变化。

8. 品尝米饭时,刚开始没有甜味,咀嚼一会儿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有一

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与唾液混合,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9.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蓝黑色、蓝紫色)

的物质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

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1. 食物发生颜色变化,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酱油拌饭。生成气体的

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

12. 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谷类、面类、根茎类、豆类等粮食类食物。如:

米饭、面包、番薯、马铃薯、毛芋、玉米、大豆等。

13. 淀粉含量较少的食物:蔬菜中的叶菜类、水果等。如:青菜、萝卜、洋

葱、西红柿、桔子、西瓜等。

1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

会观察到火苗马上熄灭的现象。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马上熄灭。

15.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

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无色透明,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16.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 17. 因为铁锈与铁片在颜色、光泽、手感、硬度、导电性能、能否被磁铁吸

引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18. 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法。 19.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0. 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要求有效隔绝水和空气。具体为1.

涂上油漆。 2. 擦干,放在干燥处。 3. 涂油或完全浸没在食用油中。4.制成合金。5. 电镀。6.放入真空中等。 21. 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快慢不同。

22.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

看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会变浅。 23. 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24.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 ,铁生锈的速度

比较缓慢。

2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26.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吃的食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

许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27. 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如果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是不会消

失的,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28. 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

匀混合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